[发明专利]一种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32686.9 | 申请日: | 2018-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峦;李玲;曹会娟;黄翠珊;秦岭;李志明;张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4;A61K47/54;A61P19/10;A61K31/352;A61K31/7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囊泡 靶向纳米粒 递送系统 纳米粒 种骨 琥珀酰亚胺基 辛二酸酯 骨靶向 硫代 囊膜 制备 可降解高分子 体外释放试验 包裹药物 聚乙烯醇 药物活性 药物释放 药物载体 载药能力 聚合物 共轭 可控 扦插 检测 | ||
1.一种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粒和骨靶向功能成分;
所述纳米粒为单层囊泡,所述单层囊泡内包裹有药物活性成分;
所述单层囊泡的囊膜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和聚乙烯醇组成,所述囊膜上扦插有双硫代琥珀酰亚胺基辛二酸酯,所述纳米粒通过所述双硫代琥珀酰亚胺基辛二酸酯与所述骨靶向功能成分进行共轭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聚羟基丁酸、聚原酸酯、聚酐和多肽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共聚乙醇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靶向功能成分为阿伦膦酸盐、8个天冬氨酸重复序列、6个天门冬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的重复序列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的粒径为50nm~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活性成分为中药小分子成分;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小分子成分包括淫羊藿素、淫羊藿苷、葛根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到含有药物活性成分和双硫代琥珀酰亚胺基辛二酸酯的质量浓度为0.8%-1.2%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所述双硫代琥珀酰亚胺基辛二酸酯的浓度为0.4-0.6mg/mL;
超声后,离心,去除溶剂,得到的粒状物洗涤,经挤压,得到包裹药物成分的单层囊泡即为纳米粒;
所述纳米粒与骨靶向功能团进行共轭结合,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状物依次通过孔径为200nm和100nm的滤膜,连续挤压4-5次后,得到粒径为50nm~200nm的纳米粒;
优选地,所述药物活性成分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的浓度为3-8mg/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还包括进一步进行冷冻干燥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的溶剂包括乙酸乙酯、1,4-二氧六环、DMF;
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在所述溶剂中的浓度为60-80mg/mL。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骨靶向纳米粒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与骨靶向功能团进行共轭结合步骤如下:
所述纳米粒与所述骨靶向功能团在溶液中孵育,加入Tris缓冲溶液终止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粒与所述骨靶向功能团的重量比例为1:0.8-1.2;
优选地,所述溶液为PBS缓冲液;
优选地,所述孵育的温度为15-25℃,所述孵育的时间为50分钟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终止反应的时间为15分钟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26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