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8281.8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彭明营;熊普先;李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余辉荧光粉 基质 化合物原料 氧化性气氛 研磨 称取 混匀 预烧 制备 发光材料 含锶 余辉 灼烧 掺杂 取出 | ||
1.一种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发光材料为SrSnO3,采用Ho取代原Sr摩尔含量的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x=0.010。
3.一种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表达通式Sr1-xSnO3:xHo3+,分别称取含锶的化合物原料、含锡的化合物原料及含钬的化合物原料;其中元素摩尔比为Sr:O:Sn:Ho=1-x:3:1:x,其中0.5≤x<1.5%;Ho取代晶体中的Sr,x表示取代率;
(2)将步骤(1)称取的化合物原料研磨混匀后在氧化性气氛下预烧;
(3)将步骤(2)预烧后的样品取出,研磨混匀后在氧化性气氛下灼烧,温度为1000℃~1300℃,时间为2~7小时;即得到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预烧,具体为:预烧温度为600~800℃,时间为2~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氧化性气氛为空气气氛或者氧气气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锶的化合物原料为碳酸锶、氧化锶和氢氧化锶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锡的化合物原料为氧化锡、氧化亚锡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钬的化合物原料为氧化钬。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质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T=1200℃,t=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2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