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硅锰炉尾气生产甲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6123.9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颜艺专;李亚琴;常明根;黄长顺;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瀚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154 | 分类号: | C07C29/154;C07C29/80;C07C29/151;C07C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016064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锰炉 尾气 甲醇 增压 等温变换 尾气生产 精脱硫 除尘 精馏 脱碳 环保效益 甲醇产品 甲醇合成 尾气燃烧 有机结合 增压工序 粗甲醇 煤化工 化工产品 气量 二氧化碳 合成 排放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硅锰炉尾气生产甲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硅锰炉尾气依次经除尘、增压、精脱硫、无硫等温变换、脱碳和再增压工序后进行甲醇合成,得到的粗甲醇分离后再经精馏即得甲醇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结合硅锰炉尾气的气量及组成特点,经除尘、增压、精脱硫、无硫等温变换、脱碳、再增压、合成和精馏一系列工序生产甲醇,将尾气中的碳以甲醇的形式或其它化工产品进行固定,有效降低了硅锰炉尾气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尾气的利用价值,将硅锰炉尾气的综合利用与现代煤化工有机结合,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尾气处理及综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硅锰炉尾气生产甲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锰合金是由锰、硅、铁及少量碳和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产量较大的铁合金。硅锰合金是炼钢常用的复合脱氧剂,又是生产中低碳锰铁和电硅热法生产金属锰的还原剂。生产硅锰合金的原料有锰矿、富锰渣、硅石、焦炭、白云石(或石灰石)、萤石。生产硅锰合金可使用一种锰矿或几种锰矿(包括富锰渣)的混合矿。由于硅锰合金要求铁、磷含量比高碳锰铁低,故要求冶炼硅锰合金的锰矿有更高的锰铁比和锰磷比。所用的锰矿含锰越高,各项指标越好。硅锰合金多在开口固定式矿热电炉中冶炼,近年已采用旋转、封闭式电炉生产。
随着硅锰合金用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和利用硅锰炉尾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硅锰炉尾气成分复杂,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O和H2的气量之和能达到75~80%。由于缺乏较成熟可靠的尾气净化分离技术,目前硅锰炉尾气的利用方式主要集中在锅炉燃烧、烧石灰、焦炭烘干、发电等方面,但这些都是利用其燃烧热,是一种较为低端的利用方式,既没有减少碳排放量,又浪费了宝贵资源。
甲醇是一种需求量巨大的化工产品,通常由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得。故结合硅锰炉尾气的气量和成分特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硅锰炉尾气生产甲醇的方法,提升其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硅锰炉尾气生产甲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硅锰炉尾气生产甲醇的方法,包括:将硅锰炉尾气依次经除尘、增压、精脱硫、无硫等温变换、脱碳和再增压工序后进行甲醇合成,得到的粗甲醇分离后再经精馏即得甲醇产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结合硅锰炉尾气的气量及组成特点,经一系列工序生产甲醇,将尾气中的碳以甲醇的形式或其它化工产品进行固定,有效降低了硅锰炉尾气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尾气的利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优选地,硅锰炉尾气经除尘后,体系中尘含量降低至5mg/Nm3以下,有利于保护后序增压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
经增压后,体系压力增至2~3MPa,更优选2.8MPa。
经精脱硫后,脱除H2S、COS和硫醇等杂质,体系中总硫含量小于等于0.1ppm。
进一步优选地,还进行脱苯、脱焦油和脱氧,脱除顺序为脱焦油、脱苯、脱硫、脱氧,使苯含量≤0.1ppm,总硫含量≤0.1ppm。
经无硫等温变换后,体系中CO干基含量为3~20mol%,更优选15~20mol%。
经脱碳后,体系中CO2含量为2~5mol%。
经再增压后,体系压力为5~6MPa。
优选地,所述无硫等温变换具体包括:将精脱硫后的硅锰炉尾气先经过换热器预热至200~250℃,再进入增湿器,配以次高压过热蒸汽和热水,调节水气比为0~0.6,控制温度在200~250℃,然后进入等温变换炉中进行全气量一次变换。
其中,控制温度优选在200~220℃,进一步优选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瀚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瀚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6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