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合摇橹及多连杆的滑板转向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5662.0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日伟 |
主分类号: | A63C17/22 | 分类号: | A63C17/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三重***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合 摇橹 连杆 滑板 转向 轮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合摇橹及多连杆的滑板转向轮机构,其包括一锁架、一连杆组、一摇橹组、一中心杆组、及复数轮组。该锁架与一踏板锁接。该连杆组,与该锁架连接提供一旋摆的运动能力。该摇橹组,枢接锁架及连杆组,传递踏板的驱动力令连杆组动作。该中心杆组,枢接锁架并螺接连杆组,提供锁架旋转的轴心。各轮组,分别与连杆组两端连接,并受其牵引旋摆。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使用者可以透过施力于踏板一侧,驱动连杆组对各轮组进行转向,俾以能更灵敏、更大的角度达成改变滑板行进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用品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整合摇橹及多连杆的滑板转向轮机构。
背景技术
滑板是一种提供使用者站立并运用单脚推进或高、低落差而达到速度、运动性之承载用具,又滑板在使用上能利用使用者身体的倾斜、摆动而可达到滑行轨迹改变的效果;因此,除了运动外也常被使用者作为短距离的代步工具。同时也发展出以技术性花式动作等作为展示表演或比赛的用途。
为增加滑板转向的能力,曾有业者提出连杆式转向轮机构的教示,例如美国第US8186694号前案,习知的连杆式转向轮机构,虽然可达成协助滑板转向的要求,但其整体结构过于复杂且庞大,不利组装及后续维修等缺陷。
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M303755号前案,为摇橹式转向轮结构,虽说可以克服习知连杆式机构复杂且庞大等缺陷,但仍存有若干缺陷:
摇橹式转向轮结构的所以能产生偏摆裕度,系透过压缩缓冲块的方式来达成摆动,但缓冲块可被压缩的空间有限,导致反应至轮体的摆动幅度太小。
又摇橹式转向轮结构之游戏杆,由其说明书所揭示的结构可以看出,其顶、底两端都被据束,故无法提供轴向的活动空间,导致游戏杆偏摆角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即透过结构的设计变更及创新,克服现有连杆式转向轮结构复杂且庞大,而摇橹式转向轮结构会有动作范围局限等缺陷。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连杆式滑板转向轮机构,包括一锁架、一连杆组、一摇橹组、一中心杆组及复数个轮组,锁架,具有一锁片部以及一自锁片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连杆组,与锁架连接,包括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第三连杆、及一第四连杆;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三及第四连杆、枢接,并恒位于第二连杆相对的前方;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三及第四连杆、枢接,并恒位于第一连杆相对的后方;中心杆组,包括一设于延伸部的锁架枢孔、一设于第一连杆的连杆锁孔、一与锁架枢孔枢接并与连杆锁孔螺接的中心杆;摇橹组,包括一设于该锁片部的摇橹穿孔、一设于第二连杆的连杆穿孔、复数个分别对应连杆穿孔的顶、底两端叠置的弹性体及华司、一穿伸摇橹穿孔、连杆穿孔、各弹性体、及各华司后与一游戏杆螺母螺合的游戏杆;以及各轮组,分别与匹配的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连接。
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使用者可以透过施力于踏板一侧,驱动连杆组对各轮组进行转向,俾以能更灵敏、更大的角度达成改变滑板行进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A-A剖线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局部构件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局部构件动作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实施例B-B剖线剖面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日伟,未经叶日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5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