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同步运输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1555.2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寰;肖广良;黄毅;周俊宏;何建明;包贤尔;吴彩霞;徐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用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广天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片 隧道 试验 单元 同步 运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同步运输系统及方法,特点是包括多环管片水平同步运输装置和同步托举装置,多环管片水平同步运输装置包括同步运输平台底座,同步运输平台底座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梁,水平支撑梁内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运输梁和V型滚轮对,运输梁倾斜设置且其V型底部贴合支撑在滚轮上,运输梁的尾端设置有第一液压伺服油缸;多环管片同步托举装置包括一个托举框架和若干个第二液压伺服油缸,托举框架位于水平支撑梁正前方且其上表面与多环管片试验单元的底部可叠合,第二液压伺服油缸均布在托举框架的底面四周;优点是能够有效避免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运输过程中的意外变形及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同步运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多环管片试验单元是由管片拼接形成的用于模拟真实隧道管片结构状态的多环结构,在盾构法隧道综合试验平台中需要将其无损、平稳地运输进入多环管片土压力模拟系统内模拟土压力加载位置,而多环管片试验单元为大型脆弱薄壁构件具有变形的不可控性、安全性、易破坏性的特点,因此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的水平和垂直运输过程中,其损伤是不能被忽略,并且位移大小无法精准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运输过程中的意外变形及损坏的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同步运输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环管片隧道试验单元同步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环管片水平同步运输装置和多环管片同步托举装置,所述的多环管片水平同步运输装置包括同步运输平台底座,所述的同步运输平台底座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支撑梁,所述的水平支撑梁的底部通过若干根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同步运输平台底座上,所述的水平支撑梁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内设置有可沿所述的导向槽向前滑动的运输梁,所述的导向槽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组由两个滚轮组成的V型滚轮对,所述的运输梁倾斜设置且其V型底部贴合支撑在所述的滚轮上,所述的运输梁的尾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的运输梁向前运动的第一液压伺服油缸,两根所述的运输梁之间形成多环管片试验单元置放区;
所述的多环管片同步托举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承接支撑所述的多环管片试验单元的托举框架和若干个用于推动所述的托举框架向上移动的第二液压伺服油缸,所述的托举框架位于所述的水平支撑梁正前方且所述的托举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的多环管片试验单元的底部可叠合,所述的第二液压伺服油缸均布在所述的托举框架的底面四周;
所述的第一液压伺服油缸推动所述的运输梁向前运动,所述的运输梁带动所述的多环管片试验单元逐步向前移动进入所述的托举框架中直至所述的多环管片试验单元的重心与所述的托举框架的中心重合,各个所述的第二液压伺服油缸同步推动所述的托举框架向上移动直至所述的多环管片试验单元移动到多环管片液压伺服土压力模拟系统的模拟土压力加载位置。
所述的水平支撑梁由两根凹槽横梁按V形拼接形成,两根所述的凹槽横梁之间形成所述的导向槽;所述的凹槽横梁的两侧凸沿上对称设置有供所述的滚轮的中心轴卡嵌固定的卡槽。
所述的运输梁为棱型空心梁体,所述的运输梁的中心设置有一道用于与所述的第一液压伺服油缸的顶杆碰触的中心横梁,所述的第一液压伺服油缸的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卡板,所述的卡板可横跨卡嵌在两根所述的凹槽横梁外侧凸沿的卡槽中。该伺服油缸可安装于卡槽内,先把该处的滚轮卸掉,装上伺服油缸,通过伺服液压站提供动力推动伺服油缸,从而推动整个运输梁往前滑。
所述的第一液压伺服油缸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的第一液压伺服油缸顶杆水平移动距离的水平位移传感器,所述的运输梁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的运输梁倾斜角度的第一电子倾角仪,所述的第一液压伺服油缸连接伺服液压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用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广天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用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广天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