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11257.3 | 申请日: | 201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弓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麒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225324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元件 封装 引线 框架 | ||
1.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通过合页(2)与框架(3)铰接在一起,所述框架(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杆(4),且所述框架(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台(5),所述第一凸台(5)设置有十六组,且十六组所述第一凸台(5)分别位于框架(3)的下表面四边上,其中两组所述第一凸台(5)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部开口处设有挡板(7),且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部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一端贯穿出第一凹槽(6),所述底板(1)和框架(3)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0),且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也开设有十六组,且十六组所述第二凹槽(11)分别位于底板(1)的上表面四边,所述底板(1)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二通孔(1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二通孔(12)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通孔(12)与其中两组所述第二凹槽(11)连通,所述第二凹槽(11)的内部底端固定设有引线端子接触片(13),所述引线端子接触片(13)的一端贯穿出第二凹槽(11)位于底板(1)的外侧,所述第一凸台(5)置于第二凹槽(11)的内部,所述横杆(9)的一端贯穿出第二通孔(1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心设有载片台(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的下表面设有耐高温硅胶垫片(15),所述耐高温硅胶垫片(15)的面积与支杆(4)下表面的面积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的一端两侧均设有第二凸台(16),所述第二凸台(16)位于挡板(7)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5)的下表面设有橡胶绝缘垫片(17),所述橡胶绝缘垫片(17)的面积与第一凸台(5)下表面的面积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5)的直径与第二凹槽(11)的内径一致,且所述第一凸台(5)完全置于第二凹槽(1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的直径与第二通孔(12)的内径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片台(14)为双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载片区和第二载片区;所述第一载片区和第二载片区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封装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片区顶部两侧设有滑槽轨道,所述第二载片区两侧的相应位置设有卡接片,所述第二载片区由一侧推入第一载片区内,通过滑槽轨道与卡接片的连接,实现第二载片区的安装;所述第一载片区内安装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载片区内安装第二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麒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麒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2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离DNA提取试剂盒
- 下一篇:超薄光学镜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