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抱闸电路及其电机驱动器、驱动装置和自动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9471.5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周勇;林健华;贺卫利;李卫平;田天胜;姚亚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3/06 | 分类号: | H02P3/06;H02P3/02;H02K11/3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及其 电机 驱动器 驱动 装置 自动化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抱闸电路,包括:第一公共接口;抱闸接口、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外接电源的正极,所述抱闸接口和电源接口分别用于与电机中的抱闸器的两端电连接;第三光耦合器,其输入侧的第一端接直流电压,其输入侧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微处理器;第二三极管,其基极与第三光耦合器输出侧的第一端电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三光耦合器输出侧的第二端电连接,并共同与抱闸接口电连接,其发射极接第一公共接口;第五电阻,其电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器、驱动装置及自动化设备。采用本发明,具有可低成本的使电机驱动器实现抱闸功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抱闸电路及其电机驱动器、驱动装置和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部分电机驱动器中会设置抱闸电路,所述抱闸电路用于突然断电时,对电机进行制动,使电机迅速停下来。
现有技术的一种抱闸电路,请参见图1,所述抱闸电路230包括第三光耦合器OC3’、抱闸接口BR’、第二三极管VT2’、第五电阻R5’。第三光耦合器OC3’输入侧的第一端接直流电压,其输入侧的第二端用于与微处理器121’电连接,以用于接收微处理器输出的抱闸信号;所述抱闸接口BR’用于与继电器K’电连接,所述继电器K’用于与电机中的抱闸器电连接;第二三极管VT2’基极与第三光耦合器OC3’输出侧的第一端电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三光耦合器OC3’输出侧的第二端电连接,并共同与抱闸接口BR’电连接,其发射极接第一公共接口Com1’;第五电阻R5’电连接在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当电机忽然断电时,此时微处理器不会发送抱闸信号给第三光耦合器OC3’,第三光耦合器OC3’关闭,进而继电器K’关闭,从而抱闸器处于常闭状态,电机轴处于锁死状态。
然而,现有技术的抱闸电路需要与继电器K’配合,而继电器K’一般成本比较昂贵,导致整体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继电器K’动作往往延时较大,可能造成电机抱死迟缓,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抱闸电路及其电机驱动器、驱动装置和自动化设备。可低成本的使电机驱动器实现抱闸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抱闸电路,应用于电机驱动器中,包括:
第三光耦合器,其输入侧的第一端接直流电压,其输入侧的第二端用于接微处理器输出的抱闸信号;
抱闸接口、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外接电源的正极,所述抱闸接口和电源接口分别用于与电机中的抱闸器电连接;
第二三极管,其基极与第三光耦合器输出侧的第一端电连接,其集电极与第三光耦合器输出侧的第二端电连接,并共同与抱闸接口电连接,其发射极接第一公共接口;
第五电阻,其电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抱闸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抱闸接口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接口电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驱动器,包括上述的抱闸电路。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器还包括指令开关切换电路,所述指令开关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信号切换电路;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接口,其可用于接入不同电压值的指令信号;
变阻单元,其一端与第一接口电连接;
第一光耦合器,其输入侧第一端与变阻单元的另一端电连接;
第二接口,其与第一光耦合器输入侧第二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变阻单元根据第一接口接入指令信号的不同电压值切换匹配为不同的电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