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接枝密度聚合物分子刷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07198.2 | 申请日: | 2018-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左彪;李成;王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1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曹***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接枝 密度 聚合物 分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高接枝密度聚合物分子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晶硅片浸没于浓硫酸和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将加热后的单晶硅片依次进行洗涤和吹干处理,得到SiO2/Si基片;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SiO2/Si基片浸没在引发剂溶液中,进行静置处理,得到引发剂功能化的SiO2/Si基片;所述引发剂为22-(三氯硅烷基)二十二碳基-2-溴-2-苯基乙酸酯;
(3)氮气保护下,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引发剂功能化的SiO2/Si基片、溴化亚铜、苯乙烯、五甲基二乙基三胺和甲苯混合后,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超高接枝密度聚合物分子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SiO2/Si基片中二氧化硅层覆盖在硅基片表面;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1.5~2.5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35%,所述浓硫酸和过氧化氢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5~3.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处理的温度为80~100℃;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50~70 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溶液的溶剂为甲苯;所述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0.5~1.5 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静置处理的环境湿度小于30%;所述静置处理的时间为24~25 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溴化亚铜、苯乙烯、五甲基二乙基三胺和甲苯的用量比为0.04~0.05g:4~6mL:0.2~0.3mL:8~12mL。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加热处理的温度为80~100℃,加热处理的时间为1~3 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镁屑的四氢呋喃分散液中滴加1,2-二溴乙烷,然后滴加1-溴-十一碳烯四氢呋喃溶液,得到混合溶液;所述1-溴-十一碳烯四氢呋喃溶液的滴加速度为0.01~0.02 mL/s;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加热后,进行低温处理,然后加入CuI后升温至0℃,立即冷却,然后加入11-溴-1-十一醇锂溶液,进行搅拌,得到21-二十二烯-1-醇;所述低温处理的温度为-75~-80℃;
(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21-二十二烯-1-醇、α-溴苯基乙酸、4-二甲氨基吡啶和二氯甲烷混合,得到溶液A;在冰浴中,将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溶液A中,进行室温搅拌处理,得到2-溴-2-苯基乙酸-21-二十二碳烯-1-基酯;
(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2-溴-2-苯基乙酸-21-二十二碳烯-1-基酯和三氯硅烷在Karstedt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后,依次进行过滤和滤液去溶剂处理,得到引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71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