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走行风冷却系统及轨道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6783.7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毛业军;刘强;朱茂华;易柯;肖云华;杨天智;杨胜;徐力;李仕林;陈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风 冷却系统 轨道 列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走行风冷却系统,换热水槽固定设置于车身侧墙表面,换热水槽上安装导热模块,换热水槽连接于热源,热源将高温冷却水经过进水管送入换热水槽,换热水槽与导热模块下部发生热交换,导热模块内设置气液冷媒,液态的冷媒位于导热模块底部,液态的冷媒吸收换热水槽中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使换热水槽中的水降低形成低温冷却水,低温冷却水经过回水管回流至热源循环使用。导热模块的下部与换热水槽接触用于热交换,导热模块的上部外露,并与车身侧墙接触实现热交换,将热量传递到车身侧墙,增大散热面积,侧墙随着车身移动迎风实现风冷。本发明的走行风冷却系统利用车身行走时产生的气流进行降温冷却,可极大地降低强迫风冷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走行风冷却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通风冷却是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牵引系统的主变压器、主变流柜、牵引电机等设备进行冷却,确保牵引系统安全运行。目前,轨道车辆牵引系统的散热方式大多采用强迫风冷,如牵引电机采用强迫风冷,牵引变流器、牵引变压器采用复合冷却技术。
随着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快速发展,多流制电力机车等技术逐步应用,牵引系统损耗逐步加大,为保证牵引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需要配置多个大功率通风机对牵引系统进行冷却,通风机体积大、能耗高且噪音大,若仅对通风机进行提效、降噪技术的研究,对冷却效果和降噪提升效果有限。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噪声的危害性认识不断深入,轨道装备冷却装置的节能和噪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噪音小、冷却效果好的冷却设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走行风冷却系统能够利用车身行走时的风力进行冷却,降低噪音,提高舒适性,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走行风冷却系统,包括固定设置于车身侧墙表面的换热水槽,所述换热水槽上安装导热模块,所述导热模块的下部与所述换热水槽接触用于热交换,所述导热模块的上部能够与车身侧墙接触进行热交换;
所述导热模块内设置气液冷媒,所述导热模块吸收所述换热水槽的热量使液态冷媒汽化;
所述换热水槽连接于热源,高温冷却水从所述热源经过进水管流向所述换热水槽,换热冷却后的低温冷却水经过回水管回流至所述热源。
可选地,所述换热水槽和所述导热模块通过导热胶固定设置在车身侧墙的内表面。
可选地,车身侧墙外表面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可选地,所述换热水槽的厚度方向上竖向开设插装通道,所述导热模块的下部插装固定于所述插装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换热水槽上平行插装至少两个所述导热模块。
可选地,所述换热水槽内部设置导向冷却水的环形水道,所述导热模块贯穿所述环形水道,所述环形水道中循环流动的冷却水至少与所述导热模块两次接触。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环形水道的底部,所述回水管连接于所述环形水道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环形水道呈椭圆环形,主体呈横向延伸分布;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连接于所述环形水道横向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换热水槽的中部垂直于车身侧墙表面的方向贯通开设避空通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走行风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