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压力修正及检查方法和气体分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94511.3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2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 发明(设计)人: | 水谷尚登;日下竹史;茂原治久;篠原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分析 装置 校正 压力 修正 检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压力变动装置与气体分析装置的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气体排出口连接,
通过所述压力变动装置将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排出口减压或加压为同一压力,并且将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排出口减压或加压为多个压力,
在所述多个压力各自的压力下,从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标准气体导入口导入标准气体,
使用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所述标准气体的测定结果,计算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压力修正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多个压力下的所述标准气体的测定结果分别与基准压力下的标准气体的测定结果一致的方式,计算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压力修正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压力是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曲线制作时的压力、或零点和量程校正时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标准气体导入口过量导入标准气体,边使标准气体从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溢流边测定所述标准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入多个测定对象成分各自的标准气体,计算所述多个测定对象成分各自的所述压力修正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导入所述多个测定对象成分各自的标准气体,计算所述多个测定对象成分各自的所述压力修正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分析装置包括大气导入口,
将所述压力变动装置与所述大气导入口连接,对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排出口进行减压或加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是车辆搭载型气体分析装置。
9.一种气体分析装置的压力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利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得到的压力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测定时的压力,将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实际测定的测定结果修正为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基准压力下的测定结果。
10.一种气体分析装置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压力变动装置与具有使用了压力修正系数的压力修正功能的气体分析装置的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气体排出口连接,
通过所述压力变动装置将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排出口减压或加压为同一压力,并且将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排出口减压或加压为多个压力,
在所述多个压力各自的压力下,从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标准气体导入口导入标准气体,
将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使用了所述压力修正系数的修正后的测定值与所述标准气体的基准压力下的已知浓度进行比较。
11.一种气体分析系统,包括气体分析装置和压力变动装置,所述气体分析装置分析试样气体中的测定对象成分,所述压力变动装置使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压力变动,所述气体分析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变动装置包括:
第一流道,与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试样气体导入口连接;
第二流道,与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气体排出口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流道合流;
合流流道,连接在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合流点;以及
泵,与所述合流流道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将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排出口减压或加压为同一压力,
在将所述试样气体导入口和所述气体排出口减压或加压为多个压力各自的状态下,使用通过标准气体导入口导入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标准气体的测定结果,计算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压力修正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5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度传感器以及分析处理方法
- 下一篇: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预估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