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欧式距离近似匹配的井震数据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2103.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党卫;余学锋;韩宏伟;郭俊;殷志强;王聪;商伟;周广悦;李克文;毕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G01V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欧式 距离 近似 匹配 数据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欧式距离近似匹配的井震数据提取方法,包括:进行地震属性近似匹配,寻找距离目标井最近的坐标点位置,提取该位置对应的地震属性值近似作为目标井位置对应的地震属性值,并将所有的地震属性值整合为一个属性集合;进行岩性数据近似匹配,通过时窗的起止时间范围,利用时深转换,将时间范围转换到目标井对应的深度范围,进而计算目标井样本对应的深度范围内的岩性比例;将提取的地震属性集与岩性类型进行匹配,得到带有类别标签的地震属性集。该方法实现了将目标井位置近似为邻近距离中最近的网格位置和目标井井震数据的提取,数值化的类别标签以及地震属性值可为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训练提供样本点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欧式距离近似匹配的井震数据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野外观测作业中,一般是沿地震测线等间距布置多个检波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地震数据以地震道的形式存储。整个地震体数据可以视为按照CDP、Inline划分成的网格长方体,只存储网格点上对应位置的层位数据、地震属性数据等。因为目标井不一定坐落在地震体网格点位置,所以获取不到目标井精确对应的井震数据。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欧式距离近似匹配的井震数据提取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欧氏距离的最小化来获得距离目标井最近的网格点位置对应的井震数据,进一步近似得到目标井数据的基于欧式距离近似匹配的井震数据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欧式距离近似匹配的井震数据提取方法,该基于欧式距离近似匹配的井震数据提取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地震属性近似匹配,寻找距离目标井最近的坐标点位置,提取该位置对应的地震属性值近似作为目标井位置对应的地震属性值,并将所有的地震属性值整合为一个属性集合;步骤2,进行岩性数据近似匹配,通过时窗的起止时间范围,利用时深转换,将时间范围转换到目标井对应的深度范围,进而计算目标井样本对应的深度范围内的岩性比例;步骤3,将提取的地震属性集与岩性类型进行匹配,得到带有类别标签的地震属性集。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通过计算目标井初始坐标与地震体所有网格点位置之间的欧氏距离,寻找距离最小的近似网格点坐标,提取该坐标点位置对应的单个地震属性值近似作为目标井位置对应的地震属性值,依次提取所有的地震属性,并将所有的地震属性值整合为一个属性集合。
在步骤1中,二维欧氏距离d1,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1,y1,x2,y2分别是目标井以及地震体网格点的位置坐标。
在步骤1中,整合后的地震属性集作为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输入数据集即向量X。
在步骤2中,通过层位的起始时间信息,采用欧氏距离计算公式寻找距离目标井最近的坐标点位置,提取该位置对应的层位起始时间近似作为目标井位置对应的时窗起始时间,时窗的终止时间通过起始时间加上时窗大小获得,利用时深转换,将时间范围转换到目标井对应的深度范围,进而计算目标井样本对应深度范围内的岩性比例。
在步骤2中,按照岩性比例计算得到类别标签,作为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输出即向量Y。
在步骤3中,岩性类型分为3类:类型0表示非有利储层发育区,类型1表示储层发育区,类型2表示有利储层发育区,具体划分标准是根据时窗对应的深度范围内砂岩累计厚度决定的,砂岩累计厚度低于5m标记为0,5m-15m标记为1,15m以上标记为2。
在步骤3中,经过匹配得到的带有类别标签的地震属性集,为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训练提供样本点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2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