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磁性钯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合成非甾体抗炎药氟苯水杨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0937.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民;李蓉;段鳗珍;刘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7/34;C07C51/363;C07C65/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苯水杨酸 纳米磁性 钯配合物 非甾体抗炎药 制备 催化合成 催化剂 催化反应条件 碱金属盐溶液 铃木偶联反应 传统催化剂 催化剂分离 催化剂用量 芳基卤代物 原料药生产 产品分离 超顺磁性 催化活性 有机硼酸 可重复 提纯 产率 底物 收率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磁性钯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合成非甾体抗炎药氟苯水杨酸的方法,即制备一种纳米磁性钯配合物为催化剂,以有机硼酸和芳基卤代物为底物,在碱金属盐溶液中经铃木偶联反应合成非甾体抗炎药氟苯水杨酸。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法反应产率低、产品分离提纯困难、原料药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时避免了传统催化剂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纳米磁性钯配合物是一种超顺磁性催化剂,使得催化剂分离变得容易,且具有催化活性高、对水和空气稳定、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当催化剂用量仅为1%时,氟苯水杨酸的收率高达84.3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有机合成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磁性钯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合成非甾体抗炎药氟苯水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抗风湿镇痛药物,生活中最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为阿司匹林,而氟苯水杨酸是一种较新型的水杨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与阿司匹林相比,氟苯水杨酸引入二氟苯基加强了镇痛抗炎作用,阿司匹林乙酰基团会将人体胃中环氧化酶乙酰化,而氟苯水杨酸不具有乙酰基团,不会将人体肠胃中环氧化酶乙酰化,因此氟苯水杨酸对肠胃刺激更轻,同时头晕、耳鸣及水肿发生率低,对血液系统无影响,另外还具有促尿酸排泄、增强肾脏尿酸清除率与降低血清尿酸等作用。
目前,工业上现阶段国内外合成氟苯水杨酸主要采用五步法制备:Gomberg-Bachmann偶联反应、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酯化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和羧化反应。但是,整个工艺过程长,产物质量收率最大为70.4%,产品分离提纯困难,原料药生产成本较高。采用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制备联苯产物过程中形成碳-碳键的有效方法,但其中均相催化剂催化后产生大量钯黑,无法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反应成本;非均相催化剂以含膦配体最为普遍,但因其膦配体对空气、湿度比较敏感,并且对环境具有一定危害,因此大大限制了此种催化剂的应用。
因此,如何制备一种催化活性高、可循环使用的类均相过渡金属催化剂-纳米磁性钯配合物催化剂,并将其催化合成非甾体抗炎药氟苯水杨酸,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磁性钯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合成非甾体抗炎药氟苯水杨酸的方法,该纳米磁性钯配合物催化剂是纳米尺度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其效果堪比均相催化剂,可以弥补大多数非均相催化剂分散效果不好的缺陷,并且其具有超顺磁性,使得催化剂的分离变得容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磁性钯配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负载卡宾、钯前体和溶剂A;作为优选,上述负载卡宾、钯前体、溶剂A的质量比为1:0.1-0.3:18-22。
进一步,上述负载卡宾由纳米磁性微球、1-(2,6-二异丙基)-1H-咪唑和溶剂B制备得到;
上述钯前体为氯化钯、醋酸钯、乙酰丙铜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溶剂A为二甲基亚砜、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纳米磁性钯配合物是以大位阻氮杂环卡宾修饰超顺磁性纳米磁性微球,大位阻氮杂环卡宾氮原子与钯原子形成配位键,起到固定钯原子的作用,从而在反应过程中,不会轻易造成贵金属钯的流失,并且其催化活性良好,重复使用性好,具有催化活性高、对水和空气稳定、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进一步,上述负载卡宾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0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