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体管和移位寄存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89752.9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宁;村上祐一郎;古田成;山口尚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68;G09G3/20;G09G3/36;H01L29/78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电极 晶体管 移位寄存器 遮光膜 沟道 遮光 俯视观察 下层 孤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管和移位寄存器。无需增大晶体管(Tr)的尺寸便能对沟道部进行遮光。晶体管(Tr)具备栅极电极(13a、13b)和遮光膜(12a、12b)。遮光膜(12b、12b)分别形成于栅极电极(13a、13b)的下层,在俯视观察下与栅极电极(13a、13b)的各栅极电极分别独立地重叠,并且对沟道部进行遮光,而且电方面孤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体管和移位寄存器。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若被照射光,则其特性偏移。因此,以往,已知有在显示装置中,为了切断光向薄膜晶体管照射而在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部之下配置遮光膜的情况。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采用这样的技术的驱动电路的一个示例。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形成于显示面板上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具备薄膜晶体管,其具有第一导通电极、第二导通电极以及控制电极;遮光膜,其具有对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部进行遮光的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形成的扩张部,且电方面孤立;以及辅助电容,其由所述遮光膜的扩张部和电极部件在俯视观察下重叠而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6/19018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驱动电路中,需要对晶体管追加辅助电容,因此存在有晶体管的尺寸变大,进而驱动电路的尺寸变大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用增大晶体管的尺寸而能对沟道部进行遮光。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晶体管的特征在于,具备,沟道部;第一导通电极;第二导通电极;多个控制电极;以及多个遮光膜,其形成于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的下层,在俯视观察下与所述多个控制电极的各控制电极独立重叠,并且对所述沟道部遮光,而且电方面孤立。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起到不用增大晶体管的尺寸而能对沟道部遮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扫描线驱动电路设置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单位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移位寄存器的通常动作时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晶体管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晶体管的等效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单位电路所包含的晶体管具备遮光膜的情况下的移位寄存器的通常动作时的时序图。
图8是示出比较例的晶体管的图。
图9是示出比较例的晶体管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10是比较例的单位电路所包含的晶体管不具备遮光膜的情况下的移位寄存器的通常动作时的时序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单位电路的构成图。
图12是示出包括第三实施方式的扫描线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动作时的一个垂直期间的详情的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单位电路的电路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移位寄存器的通常动作时的时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9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偏光板用保护片、偏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