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收放飞行器线缆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6663.9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5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健康;刘涛;李权;魏泽勇;李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天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B64F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滚筒 线缆 飞行器 线仓 控制器 自动收放 收放线 电机 飞行器技术领域 反馈信息 飞行状态 机电连接 线缆缠绕 电控箱 输出端 外连接 自适应 自动化 发送 伸出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收放飞行器线缆的装置,其包括线仓、滚筒、线缆以及检测装置,所述滚筒和所述检测装置均设于线仓内,所述线缆缠绕于滚筒上,所述线缆用于连接飞行器,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滚筒前侧,所述线缆从所述检测装置突伸出,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所述线仓外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线仓内还设有电机和控制器,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筒连接,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检测装置发送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实现自适应收放线,不需要人工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提高了收放线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收放飞行器线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应用场合,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一根较长的线缆保持与地面控制系统的连接,例如系留无人机。目前一般用手工的方式收放线缆,需要人员值守在现场,手持滚筒摇动摇杆。也有一种简单地用电机代替人力驱动滚筒转动的方法,需要人员操作按钮实现收线和放线,以及调节收线和放线的速度。
现有的收放线方式要么消耗人员大量的体力,效率低下,要么只是简单地用电机作为动力,没有传感器、微控制器和软件的参与,很多地方仍然需要人工介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还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收放飞行器线缆的装置,可以根据飞行器的状态自动收放线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收放飞行器线缆的装置,包括线仓、滚筒、线缆以及检测装置,所述滚筒和所述检测装置均设于线仓内,所述线缆缠绕于滚筒上,所述线缆用于连接飞行器,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滚筒前侧,所述线缆从所述检测装置突伸出,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所述线仓外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线仓内设有电机和控制器,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筒连接,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检测装置发送的反馈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导轨、滑块、第一同步带系、旋转编码器以及两个同步轮,所述滑块套设于导轨的外周,两个同步轮分别设于导轨的两端,两个同步轮均与导轨转动连接,第一同步带系绕设于两个同步轮,所述滑块与第一同步带系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同步轮上,所述旋转编码器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脉冲信号,所述滑块内设有走线槽,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走线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上设有两根光纤,两根所述光纤的同一端均设有光纤镜头,两个所述光纤镜头均突伸入走线槽内,所述线缆的两端均设有薄膜套管,所述电控箱内设有光纤处理模块,所述光纤处理模块分别两个所述光纤和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控箱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机过载保护电路,所述电机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线仓内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导轨一端与往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滚筒连接有转轴,所述滚筒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往复丝杆上绕设有第二同步带系,所述往复丝杆一端通过第二同步带系与所述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往复丝杆的往复长度等于滚筒的长度与两倍的所述滑块宽度之和。所述往复丝杆的导程与线缆的外径之比与同步带轮系的传动比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线仓外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有散热风扇和导冷风扇,所述线仓设有两个通风口,所述导冷风扇贴近两个通风口,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于线仓的外壁。
作为优选,所述电控箱外设有摇把,所述摇把与所述滚筒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检测装置检测到飞行器处于何种飞行状态,然后反馈到控制器,当飞行器处于上升状态时,控制器便会控制电机正转,电机带动滚筒转动,实现放线功能,当检测到飞行器下降时,电机反转,实现收线功能。当检测到飞行器悬停时,电机不动,从而实现自适应收放线,本发明不需要人工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提高了收放线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天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天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6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