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数据网荷存储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3098.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段祥骏;王金丽;冯德志;李运硕;许媛媛;谢伟;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池 构建 网格化数据 存储 矩阵 多维数据 索引树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标识符 实时数据采集 标识符序列 数据结构化 非结构化 矩阵构建 快速响应 数据存储 数据建立 索引建立 网络矩阵 业务分类 业务逻辑 数据列 网格化 合理化 分隔 配网 相量 字段 匹配 引擎 采集 分解 支撑 应用 分析 | ||
一种多维数据网荷存储方法与系统,包括:将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业务分类,构建网格化数据矩阵;基于所述网格化数据矩阵构建字段式数据列,并通过标识符进行分隔,然后按照T树构建方式形成数据池,并将所述数据池进行存储;其中每个数据池中的数据与T树节点按照关系进行对应;基于所述标识符序列,构建索引树,并将所述索引树与所述数据池中的数据建立对应关系。通过网络矩阵构建网格化存储、应用T树索引建立快速响应引擎,针对大量PMU采集相量数据进行合理化分解,实现数据存储与分析的快速支撑,从而解决微型PMU在配网实时数据采集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以及网格化数据矩阵和T树实现业务逻辑的深度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数据网荷存储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PMU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主要用于进行同步相量的测量和输出以及进行动态记录的装置,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稳定预测与控制、模型验证、继电保护、故障定位中有很好的作用,随着配网的管理精度越来越细,对基础支撑的数据要求越来越高,根据PMU在电网中的应用效果,研制开发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进行配电网数据采集,应用高级分析,进行配电网的优化管理,提升配电网安全可靠性
但在处理大量微型PMU数据时,由于存储限制而导致资源响应的问题,导致配电网分析工作时针对业务与数据的响应需求信息是,存储效率地下,且分析准确性与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存储限制导致的资源响应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维数据网荷矩阵模式存储和T树索引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电网线损数据校验与修正方法,包括:
将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业务分类,构建网格化数据矩阵;
基于所述网格化数据矩阵构建字段式数据列,并通过标识符进行分隔,然后按照T树构建方式形成数据池,并将所述数据池进行存储;其中每个数据池中的数据与T树节点按照关系进行对应;
基于所述标识符序列,构建索引树,并将所述索引树与所述数据池中的数据建立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网格化数据矩阵构建字段式数据列,并通过标识符进行分隔,然后按照T树构建方式形成数据池,包括:
在内存中,基于所述网格化数据矩阵构建字段式数据列,通过数据库可识别标识符进行分隔,得到标识数据列;
将所有标识数据存储于内存数据库中;
在内存数据库中将所述数据序列单元按照T树建立左、右子节点,将左子节点中存储当前标识数据列中的业务类型,右子节点中存储当前标识数据列的数据参数,所述左子节点和所述右子节点构成T树型网络结构;
基于所述T树型网络结构构建数据池;
其中,所述数据库可识别标识符包括:配网拓扑、配网基础业务。
优选的,将所述数据池进行存储包括:将所有数据池统一存储形成综合数据仓库。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标识符序列,构建索引树,并将所述索引树与所述数据池中的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包括:
基于所述标识符序列的标识将所述索引树与所述数据池建立业务逻辑关系;
基于所述逻辑关系建立对应集;
将所述标识符、所述标识符对应的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对应的业务以及逻辑关系进行关联。
优选的,所述将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获取的数据进行业务分类,构建网格化数据矩阵,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3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