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喷油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80940.5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2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焦宇洋;张全富;文李明;赵建辉;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油器 系统 | ||
1.一种电控喷油器系统,包括喷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2)和水平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本体(1)上的传动装置(3),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壳体(31)和传动组件(32),所述壳体(31)内设置有油道(33),所述壳体(31)上连接有供油管路(4),所述油道(33)分别与所述供油管路(4)和所述喷油器本体(1)的燃油油路(11)相连通,所述电磁阀(2)的开闭控制所述传动组件(32)选择性地将所述供油管路(4)与所述燃油油路(11)连通或隔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弹性组件(321)、顶杆组件(322)和活塞组件(323),所述顶杆组件(322)和所述弹性组件(321)设置在所述油道(33)内,所述顶杆组件(322)一端与所述活塞组件(323)的活塞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组件(321)相连,所述电磁阀(2)与所述活塞组件(323)通过油路相连通,所述电磁阀(2)得电,所述活塞带动所述顶杆组件(322)向靠近所述弹性组件(321)方向移动并抵压所述弹性组件(321),所述供油管路(4)和所述燃油油路(11)连通;所述电磁阀(2)失电,在所述弹性组件(321)的恢复作用下所述活塞和所述顶杆组件(322)复位,所述供油管路(4)和所述燃油油路(11)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323)与所述壳体(31)上设置的伺服油进油孔(311)和伺服油出油孔(31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33)内设置有密封组件(34),所述顶杆组件(322)穿设在所述密封组件(34)内,所述顶杆组件(322)与所述弹性组件(321)相连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组件(34)的端部相抵接,所述供油管路(4)和所述燃油油路(11)隔断;所述顶杆组件(322)脱离所述密封组件(34),所述供油管路(4)和所述燃油油路(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组件(322)与所述弹性组件(321)相抵接的一端设置抵压头,所述抵压头的一端面与所述弹性组件(321)相抵接,另一端面与所述密封组件(34)的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3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级油道和第二级油道,所述第一级油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级油道的内径,所述弹性组件(321)设置在所述第二级油道内,所述顶杆组件(322)设置在所述第一级油道内,且所述顶杆组件(322)靠近所述弹性组件(32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级油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油道远离所述第二级油道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槽(3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油道的周向饶设多个第一均压槽,多个所述第一均压槽均沿所述第一级油道的长度方向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周向饶设多个第二均压槽,多个所述第二均压槽均沿所述活塞的运动方向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控喷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本体(1)上设置喷油嘴(12),所述喷油嘴(12)与所述燃油油路(1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09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