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0763.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冉;张顺;赵一民;李洪彪;柳春旺;徐彦超;黄印玉;赵萌;刘宇航;佟家慧;张庆;罗小江;吴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结构 外侧轴承 外盘 轮边减速器 重型车辆 内凹槽 轻量化 轮毂 内壁 锻造 轴承孔位 挡肩 孔位 轴向 密封可靠性 一体化结构 传动设计 环形盘状 中空主体 工艺性 驱动桥 轴承位 外部 外壁 左端 轴承 | ||
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涉及重型车辆传动设计领域;包括支撑结构和外盘;其中,支撑结构为水平放置的中空主体结构;外盘为环形盘状结构;外盘套装在支撑结构的外壁;支撑结构和外盘为一体化结构;支撑结构内壁的轴向左端设置有外侧轴承孔位,实现安装外部外侧轴承;支撑结构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内凹槽;支撑结构内壁的轴向右端设置有内侧轴承孔位,实现安装外部内侧轴承;内凹槽与外侧轴承孔位之间设置有外侧轴承位挡肩;内凹槽与内侧轴承孔位之间设置有内侧轴承位挡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的轮毂,满足与13吨级驱动桥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需求,并且具有较好锻造工艺性和密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车辆传动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
背景技术
在重型车辆驱动桥中,常常使用轮边减速器以增加车轮驱动扭矩。在与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时,车辆轮毂与轮边减速器壳(外行星架)栓接,起到支撑轮胎重量、将轮边减速器输出扭矩传递至车轮系统,并且密封轮边减速器润滑油腔的作用。
为满足车辆重载及大扭矩传动需求,重型车轮毂通常采用厚壁铸造结构,配以加强筋,并在轴承位处采用阶梯状加厚设计。这种结构设计导致轮毂零件质量较大,并且零件壁厚不均易产生铸造缺陷,影响轮边减速器润滑油腔密封可靠性,并且增加了车辆非簧载质量。
目前对整车轻量化及传动系统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目前并没有轻量化的采用锻造工艺轮毂的相关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满足与13吨级驱动桥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需求,并且具有较好锻造工艺性和密封可靠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包括支撑结构和外盘;其中,支撑结构为水平放置的中空主体结构;外盘为环形盘状结构;外盘套装在支撑结构的外壁;支撑结构和外盘为一体化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所述外盘外径为470-480mm;外盘的侧边外壁设置有3组减重槽组;3组减重槽组均匀环绕分布。
在上述的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每组减重槽组包括3个减重槽;3个减重槽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减重槽相对于外盘中心的夹角为28°-32°。
在上述的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所述减重槽为半圆形凹槽;减重槽的半径R1为28-32mm;半圆形减重槽的圆心设置在外盘的侧边上;减重槽与外盘侧边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圆角,第一倒圆角的半径R2为4-6mm。
在上述的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所述支撑结构内壁的轴向左端设置有外侧轴承孔位,实现安装外部外侧轴承;支撑结构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内凹槽;支撑结构内壁的轴向右端设置有内侧轴承孔位,实现安装外部内侧轴承;内凹槽与外侧轴承孔位之间设置有外侧轴承位挡肩;内凹槽与内侧轴承孔位之间设置有内侧轴承位挡肩。
在上述的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所述内凹槽相对于外侧轴承位挡肩的径向内凹深度L1为10-11mm;内凹槽与内侧轴承位挡肩的连接处设置有斜坡,斜坡角度A为34°-36°;内凹槽与外侧轴承位挡肩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圆角,第二倒圆角的半径R3为4-6mm;内凹槽与内侧轴承位挡肩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倒圆角,第三倒圆角的半径R4为9-11mm。
在上述的一种与重型车辆轮边减速器配合使用的轻量化锻造轮毂,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外侧轴承壁、斜坡壁和外盘对接壁;外侧轴承壁、斜坡壁和外盘对接壁为一体结构;其中,外侧轴承壁对应设置在外侧轴承孔位的位置;斜坡壁对应设置在内凹槽的斜坡位置;外盘对接壁对应设置在支撑结构与外盘的连接处;外侧轴承壁、斜坡壁和外盘对接壁组成人字形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0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满足不同润滑条件的轮毂毛坯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自行车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