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77513.1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段建东;雷阳;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蕊转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区域 饱和 理论 电流 互感器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待建模CT的基本参数,步骤2,设置仿真环境参数,步骤3,根据dM/dH求解微分方程得dM/dt;步骤4,进行区域饱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动态量dMf(t)/dH的更新;步骤5,更新励磁电流,并计算当前二次侧电流i2;步骤6,标记当前计算的计及动态损耗后的磁化强度值Mf(i)和励磁电流值im(i)分别为下一次计算的初始值,继续求解二次侧电流,直至完成仿真计算。本发明通过引入区域饱和的概念,改进电流互感器的动态J‑A模型,给出了提出的动态区域饱和J‑A电流互感器模型的非迭代格式的数值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流互感器的建模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P CT)在配合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铁芯材料的非线性影响,P CT很容易暂态饱和,这可能导致二次侧继电保护的故障或误操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对CT暂态特性的研究逐渐从线性分析和物理实验转变为数字仿真。线性等效分析显然不能解释饱和,而广泛的物理实验的手段是非常昂贵的。因此,以瞬时值的形式准确地对CT(电流互感器)进行建模是当务之急。
目前,J-A理论已经被一些专业软件,例如PSCAD/EMTDC、ATP,用于CT模型的模拟。相比于其他磁滞理论,J-A理论更能直观地描述微观能量过程与宏观磁滞现象,是铁磁元件建模分析的重要理论。一般来说,J-A理论模型由于在频域中的不同应用而包括静态和动态模型。静态J-A模型仅考虑了磁滞现象;动态J-A模型增加的动态过程可适用于数百千Hz变换磁场的讨论,但其中的过剩损耗难以计算,当前过剩损耗的线性化计算模式在衰减暂态情况下精度仍不理想。在宽范围的电流水平测试下,利用J-A理论的CT模型在结果准确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尚不足以准确地显示CT的饱和特性,特别是在暂态模式下对保护效果的分析影响较大。综上所述,现有的基于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对暂态饱和的阐述,效果不佳,且不具有普适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适用于CT暂态饱和的建模方法,来准确分析配合保护准确动作的相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区域饱和的概念,改进电流互感器的动态J-A模型,给出了提出的动态区域饱和J-A电流互感器模型的非迭代格式的数值解。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待建模CT的基本参数,包括:变比、二次侧负载、二次侧漏抗以及铁心的内径、外径、截面积;通过离线参数辨识的方式,获得电流互感器J-A理论的五个基本参数,分别为:形状参数a,磁畴壁耦合系数α,可逆运动系数c,损耗系数k及铁心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
步骤2,设置仿真环境参数,包括:初始剩磁值M(i-1)和初始励磁电流im(i-1)、仿真步长以及仿真时长;
步骤3,利用已知的初始励磁电流im(i-1)更新当前的磁场强度H(i),再利用Weiss耦合关系,得到仅考虑磁滞效应的磁化率微分表达式dM/dH,根据dM/dH求解微分方程得dM/dt;
步骤4,进行区域饱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动态量dMf(t)/dH的更新;
步骤5,更新励磁电流,并计算当前二次侧电流i2;
步骤6,标记当前计算的计及动态损耗后的磁化强度值Mf(i)和励磁电流值im(i)分别为下一次计算的初始值:M(i-1)和im(i-1),然后开始输入新的一次侧电流,继续求解二次侧电流,直至完成仿真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