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77513.1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段建东;雷阳;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蕊转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区域 饱和 理论 电流 互感器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待建模CT的基本参数,包括:变比、二次侧负载、二次侧漏阻抗以及铁心的内径、外径、截面积;
通过离线参数辨识的方式,获得电流互感器J-A理论的五个基本参数,分别为:形状参数a,磁畴壁耦合系数α,可逆运动系数c,损耗系数k及铁心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
步骤2,设置仿真环境参数,包括:初始剩磁值M(i-1)和初始励磁电流im(i-1)、仿真步长以及仿真时长;
步骤3,利用已知的初始励磁电流im(i-1)更新当前的磁场强度H(i),再利用Weiss耦合关系,得到仅考虑磁滞效应的磁化率微分表达式dM/dH,根据dM/dH求解微分方程得dM/dt;
步骤4,进行区域饱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动态量dMf(t)/dH的更新;
步骤5,更新励磁电流,并计算当前二次侧电流i2;
步骤6,标记当前计算的计及动态损耗后的磁化强度值Mf(i)和励磁电流值im(i)分别为下一次计算的初始值:M(i-1)和im(i-1),然后开始输入新的一次侧电流,继续求解二次侧电流,直至完成仿真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1,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磁场强度H;
其中,l是环路积分的等效磁链长度,单位m;N是CT变比,im是励磁电流;
步骤3.2,利用已知的励磁电流im(i-1)更新当前的磁场强度H(i),基于如下公式(2)所描述的Weiss耦合关系,通过初始剩磁值M(i-1)和更新后磁场强度H(i)来对有效磁场强度He做进一步的更新,得到当前的有效磁场强度He(i);
He=H+α·M (2);
其中,He是有效磁场强度;α是磁畴壁耦合系数;
步骤3.3,采用如下公式(3)所描述的Langevin微分表达式求得无磁滞效应的磁化率dMan/dH(i);
其中,Ms是铁心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a是形状参数;
步骤3.4,结合静态J-A理论推导出的磁化率微分表达式,如下公式(4)所示,即可得到仅考虑磁滞效应的磁化率微分表达式dM/dH:
其中,c是描述畴壁形变能损的系数;
δ的取值如下公式(5)所示:
其中,sign的定义为:
根据dM/dH求解微分方程得dM/d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进行区别饱和判断的过程为:
将动态磁化量分为两种状态:重饱和区域和轻饱和区域,考虑动态作用,公式(4)的静态J-A理论推导的磁化率公式要进一步更新,通过如下公式(7)进行修正:
式中,λ是衰减常数,ωn是自然频率,Mf是计及动态损耗的磁化强度值;
当满足时,判断为弱磁饱和区,否则为强磁饱和区域;
工作于强磁饱和区时,有dMf/dt=dM/dt;
工作于弱饱和区时,有dMf/dt=C×dM/dt,C为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饱和J-A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5.1,采用如下公式(8)求解励磁电流的微分增量:
式中,A是铁心的截面积,单位m2;μ0是真空磁导率,μ0=4π×10-7T·m/A;L2为CT的漏感和负载电感之和,R2为CT的漏阻和负载电阻之和;
步骤5.2,结合励磁电流初始值,再利用公式(9),完成已知一次侧电流i1实时计算二次侧电流i2计算的CT数值模型
im=i1/N-i2 (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5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