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77324.4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军;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4B1/00;C21D9/00;C22C28/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胶槽 高强度模具 底座本体 底座 加强材料 模具底座 水平设置 浇注槽 外壁 搅拌机 交叉结构 内部冷却 内部连通 原料准备 加强筋 浇注 受力 制作 变形 凝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外壁两端分别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注胶槽,且底座本体的另一边外壁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一注胶槽的内部和第二注胶槽的内部连通,还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首先将准备好原料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混合后的原料倒入搅拌机内部进行混合搅拌,使得不同的原料之间混合均匀。本发明通过向设置的浇注槽内浇注加强材料,当加强材料在浇注槽的内部冷却凝固后,可以在其内部形成有交叉结构加强筋,从而增加了模具底座的强度,避免模具底座长期受力引起变形,提高了其寿命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底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但是,现有的模具底座轻度低,由于在热压成型过程中受到较大,容易导致模具底座长期受力变形,寿命寿命短,且传统模具的上模具通过固定杆和模具底座竖向单一固定,且连接的后的稳定性差,所以现提出了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外壁两端分别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注胶槽,且底座本体的另一边外壁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一注胶槽的内部和第二注胶槽的内部连通,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注胶孔,且注胶孔的内部和第一注胶槽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注胶槽和第二注胶槽相互交错连接。
一种高强度模具底座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首先将准备好原料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混合后的原料倒入搅拌机内部进行混合搅拌,使得不同的原料之间混合均匀;
S2:融化和冷却成型,将原料的混合物放在熔炉内融化形成流体,然后再将流体倒入成型模具的内部进行冷却成型,成型后进行退模,将成型块取出,成型块即为底座本体;
S3:空系和沟槽加工,将S2中的成型块通过固定夹具固定在加工台上,通过使用车床对成型块进行钻孔和挖槽;
S4:浇注,向第二浇注槽和第一注胶槽的内部注入加强材料,当槽内部的加强材料注满时,停止注胶,然后等待1-2小时,加强材料自然冷却凝固;
S5:淬火,对S4中浇注后的成型块放入到淬火机床的内部进行淬火处理;
S6:抛光打磨,将经过淬火处理后的成型块通过打磨机进行抛光打磨。
优选地,所述第一浇注槽的一端位于成型块的内部,且第一浇注槽的另一端和底座本体的外壁位于同一竖直面。
优选地,所述S3中的孔包括四个限位孔和四个螺纹孔,且四个孔分别位于成型块的顶端外壁四角,四个螺纹孔位于成型块的两侧外壁两端,限位孔和螺纹孔一一对应,限位孔的内部和螺纹孔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S1中的搅拌机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滁州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