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无人机测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5383.8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秀;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3/14 | 分类号: | G01S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天线 无人机 测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线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无人机测控方法。该方法依据测控基站已知位置和机载POS数据,实时解算出无人机相对测控基站的空间方位角,取代智能天线到达角估计的计算问题,进一步调整阵元权值,使天线方向图主波束指向测控基站方向。本发明能够提升无人机测控距离,为载荷数据采集并实时回传处理提供更高质量的链路条件,可有效避免因飞机转向遮挡造成的瞬时测控信号丢失,同时可解决车载测控终端,多基站接力测控问题,扩展了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无人机测控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天线是一种能通过某些既定准则或算法,自适应地调整收发特性以期实现增强天线性能的阵列天线,也被称为数字波束形成天线阵。智能天线最大的特点是由于其波束的主动指向性可实现空分多址,这样的通信特点能够提高系统容量、降低供道干扰、弱化多径效应影响,还可以在没有参考信号和训练序列的情况下,实现期望信号波达方向的判别,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相对成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轻量级民用无人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市场快速发展。如何为无人机提供更可靠、稳定、高质量的测控通信链路,同时还要兼顾通信模块功耗、成本、复杂度低,成为研究热点。无人机体量小,搭载能力弱,对机载设备集成度要求高,目前常用的机载天线仍以全向天线为主。部分研究机构及厂商已尝试将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基站天线,矛盾点是如何用低复杂度设计实现波达方向估计的快速解算,进一步达到波束动态对准。
为满足对无人机的定位跟踪和航测要求,需要获取飞机空间位置、姿态角等信息,无人机均搭载有GPS、IMU、气压计,可自动生成机载POS数据,这就对本发明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数据条件。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无人机测控方法,以解决如何实现对无人机基于算法的指向性测控,降低系统功耗,提升测控距离和通信带宽,抑制信道干扰和多径干扰,为无人机远距离作业,数据采集并实时回传提供优质、稳定的链路条件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无人机测控方法,该无人机测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天线阵波束方向解算,求解天线面相对地面测控基站的空间俯仰角θ和方位角φ
依据Euler坐标转换原理对天线面做投影计算,求得空间转换向量θ1、φ1分别表示天线面同投影面间的俯仰差和方位差,投影面平行于大地水准面,高度为飞机高度:
其中,ω1、ω2、ω3分别为飞机的翻滚角、俯仰角、偏航角;
以无人机为原点,已知无人机和基站两点经纬度,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求得投影后无人机同基站水平方位角φ2和水平距离d,进一步求得无人机投影面到基站俯仰角θ2:
记表示天线水平投影对基站的方位向量,当以天线面为水准面时,天线阵波束方向为两部分向量之和
即求得其中
S2、计算天线阵权值w(k)
天线阵权值采用凯泽-贝塞尔权值:
wmn=am·bn
其中,am、bn表示等距平面天线阵的行、列权值;
S3、求解阵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