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行星齿轮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的多旋翼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4721.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0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肖凤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5/04 | 分类号: | B64D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齿轮 圆形框架 共轴双桨 副旋翼 支撑杆 主旋翼 单桨 多旋翼飞行器 电机 稳定性强 姿态变换 抗冲击 能力强 顶层 升力 震动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行星齿轮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的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架、控制单元、行星齿轮、电机、主旋翼和副旋翼;其中,机架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层的第一圆形框架和底层的第二圆形框架;控制单元与机架连接;行星齿轮设置于第二圆形框架内,第一圆形框架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连接有电机和主旋翼;第二圆形框架通过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连接有电机和副旋翼,主旋翼与副旋翼的数量相同,且为偶数个,利用行星齿轮运动平稳、抗冲击和震动能力强的优势,实现空中平稳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两种模式,升力大、稳定性强、姿态变换灵活,同时兼具了二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行星齿轮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的多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旋翼飞行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市场上现有的飞行器一般为单桨飞行器或共轴双桨飞行器,可以用无线远距离控制,单桨飞行器操控简单,移动速度快、姿态变换灵活,共轴双桨飞行器升力大,稳定性强,爬升速度快,各有优势。
但是,随着人们对飞行器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飞行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单桨飞行器升力有限、稳定性差,而共轴双桨飞行器的移动速度慢,姿态变换迟钝,如果将二者结合,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切换又涉及到稳定性不易控制的问题,很难满足使用者的多功能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在空中平稳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的飞行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行星齿轮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的多旋翼飞行器,实现空中平稳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升力大、稳定性强、姿态变换灵活,同时兼具了二者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行星齿轮切换单桨和共轴双桨的多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控制单元、行星齿轮、电机、主旋翼和副旋翼;
其中,所述机架包括顶层的第一圆形框架和底层的第二圆形框架,所述第一圆形框架与所述第二圆形框架连接,所述第二圆形框架内圆周面形成有齿纹;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单元、副控单元、旋转轴和驱动轴,所述旋转轴顶端与所述主控单元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底端与所述副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且穿过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副控单元;
所述行星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形框架内,所述行星齿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圆形框架中央的太阳轮,以及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圆形框架搭配的若干行星轮,所述太阳轮和所述行星轮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
所述主控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框架中央,且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圆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依次连接有所述电机和所述主旋翼;
所述副控单元位于所述太阳轮顶部,且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点的顶端依次连接有所述电机和所述副旋翼;
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太阳轮的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
所述主旋翼与所述副旋翼的数量相同,且为偶数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旋翼提供升力,所述副旋翼用于姿态控制,移动速度快,姿态控制灵活、平稳,利用所述行星齿轮运动平稳、抗冲击和震动能力强的优点,在空中进行转动切换,切换稳定性强,切换后成为共轴双桨模式,升力增大,爬升速度快,通过所述行星齿轮对单桨和共轴双桨进行平稳切换,兼具二者的优点,使用性能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4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螺旋桨的变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民机驾驶舱的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