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打磨方法及后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61763.6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7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高邮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1/00;C25D3/44 |
| 代理公司: | 辽宁东来律师事务所 21239 | 代理人: | 张宬 |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后桥 打磨 打磨装置 放置板 底板 后处理 两端对称 螺纹套筒 驱动气缸 侧板 两组 螺杆 加工技术领域 固定定位 定位板 活塞杆 内侧端 外侧壁 轴承座 上端 插接 对称 加工 配合 | ||
1.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和放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左右两端对称设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设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侧板,两组所述侧板对称插接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内配合有螺杆,两组所述螺杆的内侧端与定位板的外侧壁壁之间通过第一轴承座相连,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与所述滑槽之间滑动相连,两组所述定位板的内侧端设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放置板的底部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放置板与打磨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箱体、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转轴、手轮、主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第二螺纹套筒、丝杠、伸缩杆和打磨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放置板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相连,所述箱体的顶壁中部插接有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内设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所述手轮,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所述主动锥形齿轮,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中部对称插接有所述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内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套筒,两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内侧端设有所述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两侧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相互啮合,两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内配合有所述丝杠,两组所述丝杠的外侧端设有所述打磨板,且两组所述打磨板的内侧壁的上下两端通过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丝杠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板呈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气缸均与外设控制器电性相连。
6.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需要对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进行加工打磨时,将不同数量且规格相同的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从内孔插入在打磨板和定位板之间,最底层的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底部与放置板接触;
然后通过手动正反转动螺杆,螺杆在第一螺纹套筒的配合下带动两组定位板在滑槽的导向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通过调节两组定位板与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外壁之间的距离;通过手动正反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主动锥形齿轮转动,主动锥形齿轮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动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螺纹套筒转动,第二螺纹套筒通过螺纹传动带动两组丝杠进行向外侧端或内侧端运动,即丝杠带动打磨板在伸缩杆的导向下进行向外侧端或内侧端运动;
上述调节完成后,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箱体及其上装置进行转动,即带动打磨板进行转动,进而打磨板对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内孔壁进行加工打磨。
7.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的后处理方法,所述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为权利要求6所述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打磨方法打磨后的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打磨后的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表面电镀纯铝镀层;
在纯铝镀层通过雾化喷涂的方法涂覆耐火涂层;
在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的非使用面包裹高阻燃性能的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保护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后桥用法兰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涂层其原料组成按重量份包括:氧化镁:12~14份;氧化铝:5~8份;氧化锌:4~9份;硼酸锌:3~8份;偶联剂:2~5份;炭黑:1~4份;陶土:17~19份;硅藻土:6~8份;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15~0.18%的甲基乙烯基有机聚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高邮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高邮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17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摩擦力的精密抛光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零件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