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止机构、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1622.4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7 | 分类号: | B62D3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驾驶室 悬置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锁止机构、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和车辆,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上锁体、本体,连接上锁体和本体的锁钩,以及与锁钩相连接的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锁止机构具有:解锁状态,电磁驱动组件通电,并驱动锁钩由本体或上锁体的安装孔中退出,上锁体和本体的连接断开;锁止状态,电磁驱动组件断电,并驱动锁钩插入安装孔内,以连接上锁体和本体。这样,本公开提供的锁止机构,在断电状态下可实现上锁体和本体的稳定连接,在通电状态下可断开上锁体和本体的连接,可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快速切换,操作方便且响应迅速,不会因外力干扰出现自断开的风险,降低了锁止机构的故障率,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悬置的锁止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锁止机构、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锁止机构,例如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能够保证驾驶室和底盘的稳定连接,当需要翻转驾驶室时,可将锁止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相关的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锁止,结构复杂,解锁操作过程复杂;另一种是液压锁止,后悬置上锁体和驾驶室连接,后悬置匹配有液压锁,液压锁内部匹配有油缸,液压锁的锁钩勾住锁销实现锁止,油缸驱动锁钩运动实现解锁。但是,行车过程中驾驶室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例如侧倾、前倾或后仰等,液压锁和锁销会发生相对运动,锁壳硬度小,由于锁壳磨损、开裂等导致液压锁开锁卡滞,液压锁油管接头也容易发生断裂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能够快速实现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连接可靠,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该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包括本公开提供的锁止机构。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驾驶室后悬置锁止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包括上锁体、本体,连接所述上锁体和所述本体的锁钩,以及与所述锁钩相连接的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锁止机构具有:解锁状态,所述电磁驱动组件通电,并驱动所述锁钩由所述本体或所述上锁体的安装孔中退出,所述上锁体和所述本体的连接断开;锁止状态,所述电磁驱动组件断电,并驱动所述锁钩插入所述安装孔内,以连接所述上锁体和所述本体。
可选地,所述上锁体上形成有连接耳,所述安装孔形成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穿过所述连接耳的连接柱,以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且沿轴向由内向外依次分别设置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所述锁钩和弹性件,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旋向相反,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力驱动所述锁钩沿轴向向外运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锁钩由所述安装孔中退出;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断电,在所述弹性件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锁钩沿轴向向内运动,所述锁钩插入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连接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锁钩固定连接且可轴向运动地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弹性件固定在套管上且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
可选地,所述锁钩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弹性件之间,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从所述安装孔中插入或退出的连接轴段。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连接板,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吊耳,所述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吊耳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锁钩的端部形状相配合的限位件,所述锁钩沿所述限位件轴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锁钩和用于驱动所述锁钩的电磁驱动组件分别为两个,在所述解锁状态,相应的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分别驱动两个所述锁钩相背运动,两个所述锁钩分别由所述安装孔中退出;在所述锁止状态,相应的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分别驱动两个所述锁钩相向运动,两个所述锁钩分别插入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地,两个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同时通电或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1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