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60676.9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单丰武;雷芳;邹峰;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M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性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检测系统,应用于汽车上,包括气源、线束检测组件、零部件检测组件和标准容积罐,所述线束检测组件、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和所述标准容积罐分别连接所述气源,所述线束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汽车上的线束的气密性,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汽车上的线束以外的其他零部件的气密性,所述标准容积罐分别与所述线束检测组件和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连通,所述标准容积罐与所述线束检测组件和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线束检测组件和零部件检测组件共用一个标准容积罐,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气密性检测系统的气密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对其零部件进行密封性检测,如线束和其他零部件的气密性检测,气密性能对于汽车零部件非常重要,若其气密性存在不足,则会导致漏水和渗水等问题,从而导致气密连接器中的部分功能失效。现有的气密检测装置可分别单独检测线束或其他零部件的气密性。
现有的气密检测装置在检测线束或其他零部件的气密性时,必须分别连接不同的标准容积罐,通过气源同时向气密性检测组件和标准容积罐内注入气体,以气密性检测组件内的压力变化判断产品是否为气密性良好,则气密检测装置内需至少设有两个标准容积罐,必然会导致装置体积变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只需一个标准容积罐的气密性检测系统。
一种气密性检测系统,应用于汽车上,包括气源、线束检测组件、零部件检测组件和标准容积罐,所述线束检测组件、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和所述标准容积罐分别连接所述气源,所述线束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汽车上的线束的气密性,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汽车上的线束以外的其他零部件的气密性,所述标准容积罐分别与所述线束检测组件和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连通,所述标准容积罐与所述线束检测组件和所述零部件检测组件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气密性检测系统,线束检测组件和零部件检测组件共用一个标准容积罐,降低了生产成本,线束检测组件和零部件检测组件与标准容积罐直接连通,利用该简单的设计即可同时满足对线束和其他零部件的气密性检测。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与所述标准容积罐、线束检测组件和零部件检测组件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则可通过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分别控制向对应组件的输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同时设置于气阀总成中,所述气阀总成对应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均设有过气槽和通孔,所述过气槽之间相互隔开,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气槽中,所述通孔与对应所述过气槽连通,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线束检测组件、零部件检测组件和标准容积罐连通,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均与所述过气槽配合密封,当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密封时,所述通孔为封闭状态。
将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集成与气阀总成中,便于同时对三个气阀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三气阀均包括调节杆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过气槽内并与所述过气槽密封配合,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活塞并向外伸出所述气阀总成的外壳,所述调节杆用于调节所述活塞的位置。则通过调节杆即可调节活塞的位置,实现各气阀的打开和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导向块,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导向块,导向块增加了外壳的厚度,延长了调节杆与外壳接触长度,能对调节杆的运动进行导向,同时防止调节杆因受不同方向的力而发生侧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密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脏瓣膜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