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0223.6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万涛;李玉;范叶平;马冬;杨德胜;魏永;郭瑞祥;尚守卫;李翔宇;张地;操李节;刘小明;汤晓君;赵林;孙奉林;郭政;汪鹏;周盼;张锐;钱婧;张子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H04L12/26;G06F16/53;G06F16/583;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行为 网上行为 安全管控系统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网络用户身份 行为数据信息 用户生物特征 后台数据库 动态感知 动态量化 分级预警 分析检测 属性数据 网络空间 网络用户 网上用户 行为规则 用户身份 有效实现 数据处理 融合 安全 监控 认证 审计 评估 预测 | ||
1.一种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台数据库模块,用于建立真实身份下的生物特征属性以及正常操作下的行为规则属性数据库;
数据获取模块,用户获取网络用户身份以及行为数据信息;
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实名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以及信任评估;
行为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的网上行为数据与预定义的违法数据进行比对;
行为审计模块,用于对用户的网上行为进行记录统计,提供网络行为日志及用户操作日志;
风险防控模块,用于对系统异常、网络异常、用户互联网违规行为,以及外发内容不合规行为进行统一报警管理,提供分级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属性包括人脸和指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规则属性包括用户移动设备信息、线下移动位置信息、移动应用交互信息,以及在网站访问中线上和线下的数据。
4.一种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后台数据库,包括用户生物特征和行为规则属性数据;
(2)获取用户身份和行为数据;
(3)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通过采集用户生物特征属性与后台数据库生物特征属性比对,对用户身份进行可靠核验;
(4)对用户行为进行识别:通过大数据网络,对用户网络行为产生的数据进行监控,将搜集的用户网上行为海量数据采用分布式计算和存储,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提取用户网上行为特征参数,完成用户行为的识别和逻辑分析,并与后台数据库行为规则属性进行比对,确定待识别行为是正常网络行为还是恶意网络行为,实现对数据结果的利用;
(5)对用户行为操作进行审计;
(6)对用户行为安全进行风险防控:对系统异常、网络异常、用户互联网违规行为,以及外发内容不合规行为进行统一报警管理,并对不同级别的报警事件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属性包括真实身份下的人脸、指纹信息;所述行为规则属性包括正常操作下的用户移动设备信息、线下移动位置信息、移动应用交互信息,以及在网站访问中线上和线下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用户身份数据通过手机拍摄、PC摄像头拍摄、录入账号信息方式进行获取;所述行为数据从一个或多个数据平台根据网站访问用户行为的不同维度指标来获取一段周期连续时间内不断更新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将用户信息统一为全局唯一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用户行为操作进行审计,具体为:完整保留用户所有恶意上网行为资料,为网络敏感事件提供日志溯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网上行为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不同级别的报警事件以声音、指示灯、邮件不同的方式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2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字证书的破解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