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的空间位置信息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0015.6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明;周伯尼;程远瑶;赵青莉;尹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自动 监控 系统 空间 位置 信息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的空间位置信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
将所述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转化为列车的公里标定位;
将所述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转化为列车的区段定位,并将所述列车的区段定位作为最终位置信息定位结果;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数据超时,则按照预设的时间步长增加区段占用范围,以实现列车的安全导向,所述数据超时为接收数据的时间超过预设阈值或无法收到有效定位;将所述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与时间信息共同组合为所述列车的四维信息,所述时间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列车的测量时刻和/或列车测量数据的传输时长;
所述将所述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转化为列车的公里标定位,包括对所述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进行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第一滤波处理包括:
判断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与最近的公里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公里标定位有效范围内;
若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与最近的公里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公里标定位有效范围内,则将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转化为所述列车的公里标定位;
若进行了有效的公里标定位,则将列车的超时信息清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转化为列车的区段定位,包括对所述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进行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第二滤波处理包括:
将第一滤波处理后的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转化为所述列车的区段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滤波处理后的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转化为所述列车的区段定位,包括:
判断上一定位时刻是否成功获取列车的区段定位;
若上一定位时刻获取列车的区段定位失败,则由公里标进行区段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滤波处理后的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转化为所述列车的区段定位,还包括:
若上一定位时刻成功获取列车的区段定位且定位的列车区段位置没有超过预设的区段边界,则保留列车的区段位置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将所述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转化为列车的区段定位失败,则直接将所述列车的原区段定位清除。
6.一种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的空间位置信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
公里标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转化为列车的公里标定位;
区段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列车的公里标定位转化为列车的区段定位,并将所述列车的区段定位作为最终位置信息定位结果;
所述装置还包括:
安全导向模块,用于若数据超时,则按照预设的时间步长增加区段占用范围,以实现列车的安全导向,所述数据超时为接收数据的时间超过预设阈值或无法收到有效定位;将所述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与时间信息共同组合为所述列车的四维信息,所述时间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列车的测量时刻和/或列车测量数据的传输时长;
所述公里标定位模块包括:第一滤波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用于:
判断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与最近的公里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公里标定位有效范围内;
若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与最近的公里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公里标定位有效范围内,则将列车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转化为所述列车的公里标定位;
若进行了有效的公里标定位,则将列车的超时信息清零。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0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激光束熔敷成形冲击锻打复合增材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