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9591.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3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康晶;廉冰;顾志杰;李洋;王彦;王猛;刘亚芳;赵杨军;杨洁;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辐射 环境监测 数据 报警 系统 | ||
1.一种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报警系统,包括:
历史运行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分析核设施的生产运行历史数据,形成运行情况数据,对各类核设施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核素进行列表分类,形成核设施对应核素的属性列表,
限值设定模块,用于根据历史运行数据采集模块及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信息,设定排放限值的绿色属性、黄色属性和红色属性的上下限,设定环境监测数据的绿色属性、黄色属性和红色属性的上下限,
限值设定模块对外提供属性输入输出口,用于上下限的读取,
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流出物和环境数据实时监测,
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三方系统数据接口,流出物和环境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第三方系统中,通过第三方系统数据接口,共享给实时数据采集模块,
报警和应急响应DCS模块,用于不同核素监测数据分级,用于监测数据超限时的报警信号发出;
历史运行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分析已有核设施的生产运行史,以及已有辐射环境调查资料,形成核设施的基本辐射环境状况信息,作为运行情况数据,
所述运行情况数据,具体包括:
设施正常运行情况时的气液态流出物中放射性核素种类,
设施正常运行情况时的流出物监测点位信息,
设施常规的环境监测信息,
设施正常运行情况时的对现有环境的辐射影响信息,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设施批复的运行限值,运行限值至少包括核素U-235、U-238和总α、总β的单位为浓度和总量,
核设施或者企业安全环保部门对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内部管理限值;
对于实时传输的数据,小于内部管理限值的为绿色属性数据,小于排放限值,大于内部管理限值的,为黄色属性数据,大于排放限值为红色属性数据,在接收到实时传输的数据时,会进行数据甄别,进行数据分属性分类,匹配响应的属性,从而为下步执行报警和应急响应DCS模块提供数据依据,
其中:
通过查阅以往文件未给出排放限值的企业或者核设施,根据国家标准或者生态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局下发的文件来确定其排放限值,形成红色属性的文件;属性文件的出入口即标示数据的上下限;
根据企业目前运行现状,给出各核设施对不同核素的内部管理值,作为黄色属性的文件;属性文件的出入口即标示数据的上下限;
如果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值,则根据企业的以往运行安全是否良好,确定红色属性文件中的70~90%的值,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值,添加到黄色属性的文件;
报警和应急响应模块,包括:
显示报警模块,用于显示实时浓度监测信息,
声光报警模块,用于控制声音模块及发光模块的启动或停止,声音模块及发光模块设置在监测系统的源头及终端;声音模块启动后,有来自数据源头的人工应答才能消声;
当传输数据有至少一个达到黄色属性数据时,执行数据显示加闪光报警,此时为闪光报警级别;当传输数据中有一个达到红色属性数据时,执行数据显示加声光报警,此时为声光报警级别;
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对来自于环境统计系统的实时数据,自动进行统计和分类处理,分类处理依据从属性输入输出口读取的上下限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系统默认为环境统计系统,用于获取并存储流出物和环境监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共享给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至少包括:特征核素实行监测浓度值和排放总量,以及其他的非放射性的特征污染物实行监测浓度值和排放总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系统数据接口,利用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95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