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9492.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葛杨波;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衡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型材 成型冲子 成型模板 底模座 挤压成型 模具结构 左右两侧 腔内 模具 机床 继电器 挤压成型工艺 上成型压板 产品外观 尺寸稳定 冲压成型 方案设计 工艺过程 压紧固定 上压板 放入 成型 生产 | ||
1.一种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座,所述底模座上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腔内放有成型模板和待成型型材,所述待成型型材放置在所述成型模板的上方;所述待成型型材上方设置有上压板和上成型冲子,所述待成型型材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成型冲子和第二侧成型冲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型腔联通,所述底模座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型腔联通,所述第一侧成型冲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侧成型冲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左右宽度和所述成型模板以及所述待成型型材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板上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设置在所述成型模板与所述待成型型材接触的那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整体在工作时需放置在机床上,所述上压板、所述上成型冲子、所述第一侧成型冲子以及所述第二侧成型冲子都和气缸连接。
6.一种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整体放置在机床上,将成型模板放入底模座上开设的型腔内部,再将待成型型材放在所述成型模板的上方;
步骤二:通过气缸带动上压板往下移动压住所述待成型型材,使所述待成型型材保持固定不动;
步骤三:通过气缸带动上成型冲子往下移动冲压所述待成型型材的上方,通过气缸带动第一侧成型冲子往右移动冲压所述待成型型材,通过气缸带动第二侧成型冲子往左移动冲压所述待成型型材;
步骤四:所述待成型型材冲压成型后,通过气缸带动所述上压板往上移动回退,通过气缸带动所述上成型冲子往上移动回退,通过气缸带动所述第一侧成型冲子往右移动回退,通过气缸带动所述第二侧成型冲子往左移动回退;
步骤五:将成型后的产品和所述成型模板从所述型腔内取出,将所述成型后的产品和所述成型模板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型材挤压成型的模具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将所述待成成型型材放在所述成型模板上方时,需要将所述待成型型材卡设在所述成型模板上设置的凸块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衡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衡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94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围板移动式一次性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挡圈精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