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铝排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8809.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二群;杨魁;刘长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金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电池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铝排及其成型方法,包括铝排本体,所述铝排本体上设有若干贯穿其自身的安装孔,各所述安装孔沿铝排本体长的方向布置,如此,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铝排,包括容置槽,该容置槽和电池端子卡合,在装配时,只需要将容置槽和电池端子卡合起来,就能够对铝排进行定位,且定位后的铝排由于容置槽和电池端子卡合限位,能够有效避免整车出现较大的冲击、碰撞等状况时,机构中的功能构件与导线之间以及各连接部件间会因位移、拉扯而发生摩擦破损或断开等失效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铝排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能源的衰竭及人们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将在陆上交通工具阵营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能源——动力电池,其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车载动力电池由数十、数百甚至数千的电池串并联而成,连接各电池的连接端子一般是直接经由螺钉固定,长期使用会遇到以下情况:
1、当整车出现较大的冲击、碰撞等状况时,机构中的功能构件与导线之间以及各连接部件间会因位移、拉扯而发生摩擦破损或断开等失效;
2、由于用于串并联各电池的连接部件是直接贴靠在电池端子上的,电池端子和连接部件之间相对松散,装配可靠性差,需要定位工具或者人工辅助才能完成装配;
3、连接部件中一些采用铜包覆铝结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增强连接部件的屈服强度,提升连接部件的机械强度,提升整个动力电池的传输效率和使用寿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3.1)铜包覆铝结构加工工序复杂,(3.2)铜的成本远远高于铝,铜的引入提升了产品的成本,(3.3)由于铜包覆铝的机械性能和强度都相对于铝得到极大提升,也相应的使得加工铜包覆铝材料时,加工强度和难度提升,由于结构和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铝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铝排,包括铝排本体,所述铝排本体上设有若干贯穿其自身的安装孔,各所述安装孔沿铝排本体长的方向布置,且安装孔位于铝排本体两侧;所述铝排本体一端面上设有用于和电池端子卡合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至少两个,且容置槽布置在铝排本体中间位置,容置槽呈方形或矩形状结构,所述铝排本体经由冲压工艺形成所述容置槽。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中间位置处还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厚度为2~2.5mm,所述铝排的厚度在4~6mm。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的铝排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步处理,车削掉经铝锭表面的氧化皮;
(2)将初步处理后的铝锭加热到700℃~720℃,得到熔融状态下的铝液,备用;
(3)将步骤(2)中的铝液引至挤压筒内,并以0.2m/min~0.3m/min的挤压速度向所述产品模具行进,对所述铝液进行挤压,将所述铝液从所述产品模具的模孔中挤出,形成所述铝排本体;
(4)将步骤(3)中的铝排本体采用冲孔机进行冲孔,形成所述安装孔;
(5)采用压机再将步骤(4)中的铝排本体进行压实,至厚度在4~6mm;
(6)采用压机和相应的模具对步骤(5)中的铝排本体进行冲压,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厚度为2~2.5mm;
(7)对步骤(6)的容置槽中间位置进行穿孔处理,形成所述通孔。
本申请中,所述步骤(2)中,是在具有强制热风循环系统的电阻炉内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金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金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8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 下一篇:极耳错位控制方法及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