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预成型件自动铺设生产线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8363.X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钮青;谈源;周瑞;陈玉祥;陈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8 | 分类号: | B29C70/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面 框体 预成型件 布框 变型结构 风电叶片 同步反向 铰接点 布料 成型 铺设 吸盘 褶皱 设备领域 生产效率 输送装置 向上转动 向下转动 半圆 成型面 裁切 层间 工位 铰接 铺布 针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预成型件自动铺设生产线及控制方法,属于铺布设备领域,它包括裁切工位、输送装置以及变型结构,变型结构包括取布框本体和半圆成型面,取布框本体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第二框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框体和第三框体铰接;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下侧设有针刺吸盘形成第一吸附面、第二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在取布框本体吸取布料时,第一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绕铰接点同步反向向上转动至第一吸附面、第二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处于同一高度;在取布框本体对布料成型时,第一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绕铰接点同步反向向下转动。该生产线能使预成型件分片成型,降低预成型件出现层间褶皱的几率,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铺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预成型件自动铺设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根部是由圆柱形组成,所以每一片布料是由标准矩形构成,只是每片布料的长度不同,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由人工将裁切好的布料根据布料长度一片一片叠放半圆型模具上,后由吊机将叠放好的半圆型预成型件铺放在注胶模具上,两件半圆型预成型件经过胶水粘合形成圆柱形叶根,人工作业的方式增加了风电叶片根部预成型件的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预成型件自动铺设生产线及控制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预成型件自动铺设生产线,能够使预成型件分片成型,显著降低了预成型件一次成型出现层间褶皱的几率,同时具有能够减少预成型件的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预成型件自动铺设生产线,包括:
裁切工位,用于承载和裁切布料;
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裁切工位上的布料;
变型结构,用于预成型件的形变和成型;
其中,所述变型结构包括取布框本体和半圆成型面,所述取布框本体与所述半圆成型面相对设置;
所述取布框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框体和第三框体铰接;
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下侧均密布有针刺吸盘形成第一吸附面、第二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
在所述取布框本体吸取布料时,所述第一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绕铰接点同步反向向上转动至所述第一吸附面、第二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处于同一高度;
在所述取布框本体对布料成型时,所述第一吸附面和第三吸附面绕铰接点同步反向向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面绕铰接点转动的结构具体为,所述第二吸附面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有至少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有至少一绕卷辊筒,所述绕卷辊筒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绕卷辊筒的一端与第一框体固定,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吸附面绕铰接点转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吸附面绕铰接点转动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位于安装架两端的型材,所述型材的上侧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型材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远离绕卷辊筒的一侧设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型材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成型面安装与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矩形底框和固接于矩形底框两端的半圆支撑框,所述半圆支撑框的上侧与半圆成型面的下侧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8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