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素标记聚合物纳米颗粒模拟抗体及其在Bt蛋白酶联免疫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7972.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名茗;胡森华;陈雅露;禹云莉;李雨欣;程巧连;陈秀华;刘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9/00 | 分类号: | C08F289/00;C08F220/56;C08F222/38;C08F220/54;C08F220/14;G01N33/569;G01N33/5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素 标记 聚合物 纳米 颗粒 模拟 抗体 及其 bt 蛋白酶 免疫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素标记聚合物纳米颗粒模拟抗体,它是模拟Bt Cry1Ac蛋白与烟草天蛾中肠刷状缘膜囊受体钙粘蛋白Bt‑R1之间的分子识别机制,以人工合成的丙烯酰胺‑多肽‑酰胺单体与其它共存单体以及生物素标记单体反应后得到的聚合物纳米颗粒,所述多肽包含有氨基酸序列NITIHITDTNNK,所述共存单体为丙烯酰胺类和/或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生物素标记聚合物纳米颗粒模拟抗体建立的Bt蛋白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的Bt蛋白种类更多,应用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工作量更小。同时还保留了传统的基于生物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特异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克服了天然抗体制备困难、成本高、对环境耐受性差、易失活、保存和反应条件严苛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析领域,涉及一种生物素标记聚合物纳米颗粒模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生物素标记聚合物纳米颗粒模拟抗体建立的Bt蛋白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Bt是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简称,其中文名称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一种好氧型革兰氏阳性细菌、呈杆状、内生芽孢,是一种重要的杀虫细菌。Bt菌体进入稳定生长期,在芽孢周围形成菱形或者双锥形的伴孢晶体蛋白(Parasporal crystal protein),通常被称为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或δ-内毒素或苏云金芽胞杆菌毒蛋白(Bt toxic protein)。Bt蛋白对许多重要的农业害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瞒类和线虫等具有高特异的杀虫活性,而对人畜和非靶标昆虫,如天敌昆虫等安全无害,因此被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其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喷洒Bt生物杀虫剂或者种植转Bt基因作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Bt基因转入农作物体内,培育出释放Bt蛋白的各种抗虫转基因作物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热门的农业害虫防治技术。目前,已成功将Bt蛋白基因导入烟草、棉花、玉米、水稻、甘蔗、小麦、大豆、马铃薯、番茄、甘蓝、杨树和落叶松等60多种植物中。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转基因作物的大范围推广,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外源基因漂移、靶标昆虫抗性演化、生物多样性变化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等诸多环境及生态问题。研究Bt蛋白在环境及生物介质中的残留及迁移问题对转Bt基因作物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工作又离不开准确、快速、高效、特异性的样品前处理以及分析检测方法。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的方法用于环境及生物样品中Bt蛋白的检测,以解决公众高度关注的水、土壤、植物叶片、作物果实及种子等环境及生物样品中Bt蛋白的残留、富集及迁移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7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