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无碳上水口浇注成型前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6256.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田政权;姚靓;朱雪峰;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特高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B28C5/16;B28C7/00;B01F3/20;B02C21/00;B22D4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料 搅拌桶 搅碎桶 上水口 搅碎 甩出 前处理系统 浇注成型 搅碎机构 研磨机构 研磨 混合料 钢包 骨料 外桶 搅拌机构 搅拌效率 振动成型 不均匀 粉料斗 驱动件 上端处 上端 浇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包无碳上水口浇注成型前处理系统及工艺,系统包括驱动件带动下的主轴,还包括搅碎桶、搅拌桶及外桶,搅碎桶和外桶间形成甩出空间,搅碎桶和搅拌桶间形成搅碎空间,搅碎桶上端设置研磨机构;主轴内开设混料通道,搅碎空间内设置搅碎机构,搅碎机构搅碎的骨料进入甩出空间,甩出空间内的料进入研磨机构研磨,研磨后进入混料通道内,主轴的上端处设置粉料斗;混料通道内设置混料机构,经混料机构混合后的混合料下落至搅拌桶内,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机构对混合料与加入的水一起搅拌;完成搅拌的料再进行模内浇注及振动成型。本发明解决了上水口原料中的骨料不够细密,各原料成分之间混合不均匀且搅拌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用钢包上水口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包无碳上水口浇注成型前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包上水口采用机压成型的镁碳材质,对于低碳钢和超低碳钢的冶炼存在污染,不利于洁净钢的冶炼。本项目专门针对低碳钢和超低碳钢冶炼而研制的钢包无碳上水口,采用振动浇注成型的刚玉尖晶石材质,材料中不含碳元素,对钢水没有污染,对于提升钢材品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授权公告号为CN102574080B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大致圆筒形状的搅拌槽;沿着搅拌槽的中心轴设置的旋转轴;大致圆筒形状的搅拌构件,其具有比搅拌槽的内径小的外径,以相对于搅拌槽的内周面同心圆状地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旋转轴;以及在搅拌构件的半径方向上贯通形成的多个通孔。该搅拌装置进而搅拌槽的内周面与搅拌构件的外周面的间隙在搅拌构件的上下方向上部分地不同;其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离心力将搅碎的料转移至其它空间,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该设备不具备对料进行多次细化处理的功能,出来的料细密度不高;此外其搅拌的效率较低,料的混合均匀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钢包无碳上水口浇注成型前处理系统,通过在普通的外桶内设置搅碎桶和搅拌桶,形成甩出空间和搅碎空间,使得将普通的原料搅拌工序细分成先对骨料进行搅碎,再对骨料进行研磨,然后再将研磨后的骨料与粉料进行混合均匀,最后再进行加水搅拌,有效解决了钢包上水口制备过程中原料中的骨料不够细密,各原料成分之间混合不均匀且搅拌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包无碳上水口浇注成型前处理系统,包括驱动件以及在驱动件带动下转动的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碎桶、设置在搅碎桶内的搅拌桶以及设置在搅碎桶外的外桶,所述搅碎桶和外桶之间形成甩出空间,所述搅碎桶和搅拌桶之间形成搅碎空间,所述搅碎桶的上端部设置有研磨机构;
所述主轴内开设有混料通道,所述搅碎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对骨料进行搅碎的搅碎机构,经搅碎机构搅碎的骨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甩出空间内,所述甩出空间内的料在离心力以及后续料的挤送作用下进入研磨机构内进行研磨,完成研磨的料进入混料通道内,所述主轴的上端处设置有用于往混料通道内加入粉料的粉料斗;所述混料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将骨料和粉料混合均匀的混料机构,经混料机构混合后的混合料下落至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桶内的混合料与加入的水一起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搅拌;
完成搅拌后的料再进行后续的模内浇注以及振动成型。
作为改进,所述搅碎机构包括设置在主轴上的若干安装杆以及安装在安装杆端部的搅碎刀具;
所述搅碎桶设置为倒锥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沿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与甩出空间连通的甩出孔,所述外桶的内壁设置为倒锥形。
作为改进,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与主轴同轴设置且在主轴带动下转动的研磨盘,所述搅碎桶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倒锥形的研磨槽,所述研磨盘包括与研磨槽的侧壁配合对料进行研磨的研磨部、设置在研磨部上方的导入部以及设置在导入部上端的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的侧边与外桶的内壁转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特高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特高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6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黏土搅拌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制剪力墙注浆回灌筒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