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结构及其加工方法与消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55833.7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3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祥;张磊;王金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B23P15/14;B23F11/00;B23F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 地址: | 2100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消隙 蜗杆套 蜗杆轴 蜗杆 蜗轮蜗杆结构 锁紧螺母 蜗轮蜗杆 压紧螺母 蜗轮 消隙 花键联接 人工调节 使用寿命 蜗杆加工 旋转设备 一次装配 免维护 弹簧 加工 装配 配合 保证 | ||
1.一种自动消隙蜗轮蜗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1)和蜗杆,所述蜗轮(1)与蜗杆相互配合;
所述蜗杆包括蜗杆轴(2)、蜗杆套(3)、弹簧(4)、压紧螺母(5)和锁紧螺母(6);
所述蜗杆轴(2)与蜗杆套(3)通过花键联接,所述蜗杆轴(2)与蜗杆套(3)的一端通过所述压紧螺母(5)和锁紧螺母(6)固定;
所述蜗杆轴(2)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称为调节端,靠近所述调节端设有台肩(203),所述台肩(203)两侧的细轴端称为蜗杆轴细端(201)、粗轴端称为蜗杆轴粗端(202),所述蜗杆套(3)套在所述台肩(203)的外表面;
所述压紧螺母(5)安装在所述蜗杆轴细端(201)上且压紧所述蜗杆套(3)的一端;
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台肩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螺母(5)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螺母(6)安装在所述蜗杆轴细端(201)上且与所述压紧螺母(5)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消隙蜗轮蜗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套(3)包括细端蜗杆套(301)和粗端蜗杆套(302),所述细端蜗杆套(301)与所述蜗杆轴细端(201)连接,所述粗端蜗杆套(302)与所述蜗杆轴粗端(202)连接,所述细端蜗杆套(301)内设有与所述蜗杆轴细端(201)和压紧螺母(5)相配合的台阶和螺纹。
3.一种加工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自动消隙蜗轮蜗杆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加工蜗杆轴与蜗杆套外表面:分别把蜗杆轴(2)和蜗杆套(3)先车削再磨削加工到尺寸,再加工蜗杆轴(2)的外花键和蜗杆套(3)的内花键;
步骤2:加工蜗轮:加工蜗轮(1)的外表面,用车床先车削与蜗杆配合的蜗轮(1)的齿,然后用精密磨床磨削蜗轮(1)的齿形部分;
步骤3:加工蜗杆齿:先把蜗杆轴(2)和蜗杆套(3)通过花键定位安装到一起,然后用锁紧螺母(6)压紧蜗杆套(3),使蜗杆轴(2)和蜗杆套(3)牢牢的成为一体,用车床先车削蜗杆的齿,然后用精密磨床磨削蜗杆的齿形部分;
步骤4:标记装配位置:在拆开加工好的蜗杆之前,在蜗杆轴(2)和蜗杆套(3)花键联接的地方打一个标记,方便后期拆卸后重装根据标记不会装错方向。
4.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自动消隙蜗轮蜗杆结构的消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Ⅰ:装配蜗杆:按照已经定好的装配方向通过花键定位将蜗杆套(3)安装在蜗杆轴(2)上,把弹簧(4)套在蜗杆轴细端(201)上,把压紧螺母(5)安装在蜗杆轴细端(201)顶住蜗杆套(3)与弹簧(4),然后把锁紧螺母(6)安装在压紧螺母(5)旁边,拧紧压紧螺母(5)直至完全把蜗杆轴(2)与蜗杆套(3)压紧使得蜗杆轴(2)和蜗杆套(3)之间没有间隙;
步骤Ⅱ:装配与测试蜗轮蜗杆:把蜗杆与蜗轮(1)按照蜗杆齿与蜗轮的齿形装配在一起,完成装配后测试蜗轮(1)与蜗杆运转正常后再松开锁紧螺母(6)并移动至蜗杆轴(2)的蜗杆轴细端(201)的最外侧然后拧紧锁紧螺母(6)使其不会影响到蜗杆蜗轮的正常运行,此时的弹簧(4)的高弹力会将蜗杆套(3)向外撑开,蜗杆套(3)撑开后蜗杆会将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完全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58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箱温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速器选换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