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停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2762.5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2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葛林朗;倪虹;叶霞;江霞;张立;龚丽松;勾云峰;郑梓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24 | 分类号: | E04H6/24;E04H6/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结合 自动 停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及其自动停车方法。现有立体车库在停车高峰期很容易发生堵塞,降低了使用者的停车体验。本发明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露天车库和搬运车。立体车库包括外框、横移机构、升降机构、梳齿交换机构、停车梳齿板组和过渡平台。露天车库包括平台板、爬坡过渡板、嵌合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自检测梳齿组件。自检测梳齿组件包括内凹梳齿板、错位检测板、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搬运车包括底盘、行进组件、固定板、抬升板、抬升滑轴和液压缸。本发明将立体车库和露天车库相结合,使得车主只需将车辆停放到露天车库,即可将车辆转移到立体车库中停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停车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针对停车难问题连续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在国家层面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发改委等七部委2015年联合发文推动智能停车,提出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在内部通过挖潜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和宏观环境。
在国内,已经开放较为先进的立体车库,但仍广泛存在大量路边停车,已经交通拥堵的的情况,说明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和车库运行效率及其智能化程度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有立体车库在停车高峰期很容易发生堵塞,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停车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停车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露天车库和搬运车。所述的立体车库包括外框(1)、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梳齿交换机构(4)、停车梳齿板组(5)和过渡平台(6)。
所述的横移机构(2)包括横移滑轨(2-1)、横移滑块(2-2)、第一钢丝滚轮(2-3)、第一传动轴、横移平台(2-4)、第一钢丝绳(2-5)和横移电机(2-6)。横移滑轨(2-1)固定在外框(1)的底部;横移滑块(2-2)与横移滑轨(2-1)构成滑动副。横移平台(2-4)与横移滑块(2-2)固定。两根第一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外框底部的两端。两根第一传动轴上均固定有第一钢丝滚轮(2-3)。两个第一钢丝滚轮(2-3)通过第一钢丝绳(2-5)连接。其中一根第一传动轴由横移电机(2-6)驱动。
所述的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顶板(3-1)、支撑轴(3-2)、第二钢丝滚轮(3-4)、第二传动轴、升降电机(3-5)、升降平台(3-6)、绕线轴和第二钢丝绳(3-7);所述支撑轴(3-2)的底端与横移平台(2-4)固定,顶端与升降顶板(3-1)固定。升降平台(3-6)与支撑轴(3-2)构成滑动副。第二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升降顶板(3-1)顶面的两侧。第二钢丝滚轮(3-4)与第二传动轴固定。绕线轴支承在升降顶板(3-1)上。绕线轴由升降电机(3-5)驱动。绕线轴上固定有绕线轮。第二钢丝绳(3-7)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另一端绕过第二钢丝滚轮(3-4)并与升降平台(3-6)固定。
所述的梳齿交换机构(4)包括梳齿交换滑架(4-1)、梳齿交换滑块(4-2)、丝杠(4-3)、梳齿交换电机(4-4)和输送梳齿板(4-5)。梳齿交换滑架(4-1)固定在升降平台(3-6)上。丝杠(4-3)支承在梳齿交换滑架(4-1)上。梳齿交换滑块(4-2)与梳齿交换滑架(4-1)构成滑动副,并与丝杠(4-3)构成螺旋副。丝杠(4-3)由梳齿交换电机(4-4)驱动。
所述的输送梳齿板(4-5)包括一体成型的U形板和两个第一梳齿条组。所述的U形板由一体成型的连接板(4-5-1)和两块边板(4-5-2)组成。连接板(4-5-1)的两端与两块边板(4-5-2)的内端分别连接。连接板(4-5-1)与梳齿交换滑块固定。所述的第一梳齿条组包括沿边板(4-5-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一梳齿条(4-5-3),8≤n≤20。两个第一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两块边板(4-5-2)的内侧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未经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2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狭窄道路路边停车的模块化停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伸缩梳齿搬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