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导索工作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8946.4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1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芬;方育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育贞 |
主分类号: | B63B21/10 | 分类号: | B63B2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工作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导索工作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船舶导索结构实现,其结构包括安装导扣、连接臂、摆动臂、固定底座、导轮、定位孔,固定底座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摆动臂底部,摆动臂顶部设有安装导扣,安装导扣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定位孔,并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设有的摆动臂当连接臂移动时,带动内部主传动机构旋转,并带动第二传动机构进行摆动,再由联动机构控制导轮装配架的朝向,进而确保导轮的朝向与绳索的朝向一致,即使在船舶偏移的时候也能够保证绳索不会出现脱轨的现象,降低了绳索的摩擦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导索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船舶导索工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向岸边停靠时,需要绳索的牵引。传统的做法是将绳索直接抛上岸,由岸上的人将绳索套设到岸边的木桩上,使船舶不会在波浪的作用下脱离岸边。但这种传统的做法存在以下缺点:
1、船舶在停靠时,一般是船尾或者船头先靠岸,而绳索的末端位于船舶的中心位置,在波浪的作用下,船舶上下浮动,在浮动的过程中,由于绳索与船舶前端或者后端没有固定,所以船舶停靠的方向会发生改变,导致船头或者船尾脱离岸边,致使下次登船时比较困难;
2、船舶在浮动的过程中,绳索与船舷产生巨大的摩擦,导致绳索受损,绳索一旦断裂,船舶就无法靠岸,这就需要人工定期对绳索进行检查,浪费人力物力。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绳索牵引结构,这种牵引结构固定在船头或船尾,对绳索起导向作用。但是现技术的导索为固定方向设置,船舶出现偏移时,导轮凹口处无法自动校准绳索的方向,容易出现脱轨的情况,长期使用下来,就容易导致绳索磨损严重,甚至断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船舶导索工作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船舶导索结构实现,所述船舶导索结构包括安装导扣、连接臂、摆动臂、固定底座、导轮、定位孔,所述固定底座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摆动臂底部,所述摆动臂顶部设有安装导扣,所述安装导扣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定位孔,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臂设于摆动臂前端,且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轮中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连接臂前端,所述摆动臂包括主体、复位机构、主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联动机构、导轮装配架,所述复位机构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主体左端,所述主体中部设有主传动机构,所述主体右端与连接臂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于连接臂内侧上下两端,且左端与复位机构相套合,所述主传动机构右端与第二传动机构中部相扣合,所述导轮装配架左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连接臂右端中部,且通过联动机构分别与第二传动机构右端相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1)通过固定底座将导索结构定位在船舶上,而后通过安装导扣与定位孔进行上端的定位,基于导轮用于进行绳索传送;
(2)当连接臂与摆动臂进行摆动时,设有的转动轴同步旋转,而后啮合传动链条与第二转轴,设有的第二转轴转动起来后带动传动摆杆进行摆动;
(3)当正转时,传动摆杆上端通过摆杆滑槽带动连接卡扣,使拉杆将上端的推杆向前推进,进而拖动传动绳上端,上端设有的传动绳绕过联动轮后带动第二绳扣将摆动架顶部向内侧摆动,进而改变导轮贯穿轴的角度方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体包括壳体、内部导轨、绳索穿孔,所述壳体右端与连接臂相扣合,所述连接臂中部设有绳索穿孔,所述内部导轨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连接臂内部上下两侧,并与第二传动机构相扣合,所述壳体中部设有主传动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导杆、复位弹簧、复位板、移动支架,所述复位导杆设有两个,且平行设于壳体左侧两端,所述复位弹簧通过套合方式分别与复位导杆相连接,所述复位板左端与复位弹簧右端相连接,且与复位导杆相套合,所述移动支架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复位板右侧,且右端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育贞,未经方育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8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