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酚酸A在制备抗脑出血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8469.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杜冠华;孔令雷;陈燕霞;张莉;王海港;马寅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216 | 分类号: | A61K31/216;A61P9/10;A6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酚酸 制备 脑出血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如式I所示丹酚酸A在制备抗脑出血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出血是包括脑栓塞发病后的出血性转化引起的脑血管出血。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栓塞发病后的出血性转化是指在发病期间,由于栓子移动等原因造成的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所导致的梗死区内的血管继发性出血。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出血包括单纯性脑出血性卒中、因脑缺血后自发出血性转化或者脑血栓发病后使用溶栓药物引起的脑血管出血。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纯性脑出血性卒中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因溶栓药物引起的脑血管出血,是指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链激酶治疗脑栓塞时发生的颅内出血,所述的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出血性转化。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颅内血肿是因静脉溶栓治疗中产生的脑血管意外,出血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静脉溶栓治疗中产生的脑血管意外,其中包括原发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栓药物只有在一定时间窗内治疗有效,丹酚酸A可以有效延长溶栓药物的治疗窗,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因静脉溶栓治疗而产生的脑血管意外。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在静脉溶栓治疗中,脑实质内,脑室,硬膜外或硬膜下出现的脑血管意外,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情况。
12.根据权利要求4-11任一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因溶栓药物引起的脑血管出血是指因溶栓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微血管渗透性升高,进而导致出血以及血管破裂的情况。
13.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脑出血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式I所示的丹酚酸A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出血包括脑栓塞发病后的出血性转化引起的脑出血、因溶栓药物引起的脑血管出血。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任一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注射给药剂型,皮肤粘膜途径给药剂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片剂、缓释剂、胶囊剂、控释剂、滴丸剂、液体制剂,所述的注射给药剂型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84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