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DAC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47197.3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吴波;张登友;尚巳耘;楚洪柱;王稚京;吕开智;梁秋香;农云宏;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07/85 | 分类号: | C07D307/85;C07D405/12;C07D333/70;C07D307/79;C07D417/12;C07D277/68;C07D209/42;C07D401/12;C07D405/14;A61K31/496;A61K31/4525;A61K31/4025;A61K31/343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hdac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含有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化合物在制备HDAC抑制剂类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细胞增殖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炎症、神经变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HDAC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引起基因失活的外遗传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染色质高级结构中其他成分的修饰,这些修饰改变染色质构型,导致基因转录调节发生变化,基因转录的失调引起细胞增殖失常,从而导致肿瘤产生。
组蛋白乙酰化对于真核细胞的转录调控起核心作用。其作用受一对功能相互拮抗的蛋白酶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调控。在正常细胞中,这一对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般情况下,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强与基因转录活性增强有关,而乙酰化水平过低与基因表达抑制有关。研究发现,HDAC过度表达并被转录因子募集,导致特定基因的不正常抑制,从而导致肿瘤和其他疾病;而抑制HDAC的活性将引起许多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因此,HDAC已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最新和最热门的靶标。
HDAC抑制剂有干扰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功能。通常可分为两大类:NAD+-依赖性酶和Zn2+依赖性酶。Zn2+依赖性蛋白酶包括HDACs I(包括HDAC 1、2、3和8)、II(包括HDAC4、5、6、7、9和11)、IV(包括HDAC 11)亚族;NAD+-依赖性酶主要是HDACs III亚族。HDAC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HDAC,阻断由于HDAC募集功能紊乱而导致的基因表达受抑,通过改变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来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调控基因表达治疗癌症。它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停滞、分化或凋亡对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疗效显著。HDAC抑制剂具有肿瘤特异性,对增殖和静止的变异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而正常细胞对它有10倍以上的耐受,不会引起正常细胞的生长停滞和凋亡。
目前已经有五种HDAC抑制剂上市。2006年上市的SAHA,作用靶点为Pan-HDAC;2011年上市的FK-288,作用靶点为HDAC1、HDAC2;2014年上市的PXD101,作用靶点为HDAC1、HDAC2;2015年上市的西达本胺,作用的靶点为HDAC1、HDAC2、HDAC3、HDAC10;2015年上市的LBH589,作用的靶点为HDAC(MOLT-4cells)。这五种HDAC抑制剂在抗癌活性、毒副作用、亚型选择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且这五种HDAC抑制剂作用的靶点均无HDAC6。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的新化合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水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或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n为0~10;
L1表示无或C1~C10的亚烷基或C1~C10的烯基;
Y为N或CR2,其中R2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三氟甲基、氰基、C1~C10的烷基或C1~C10的烷氧基;
X为O、S或NR3;其中R3选自氢、C1~C10的烷基或C1~C10的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71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