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调的配电网协同交互控制方法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44591.1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邹京希;曹敏;王洪林;王科;聂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调 配电网 协同 交互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协调的配电网协同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区域划分原则将接入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划分为若干区域;
主站设定区域目标值;
区域根据目标值,进行偏差追踪,协调区域内分布式电源有功与无功的参数,所述参数的协调包括:对所述区域进行参数的配合、区域范围的配合扩展、物理网架变换后进行参数更新或组合;
所述区域划分原则具体为:
馈线上计量装置采集点之间或计量装置至线路末端之间所有分布式电源组成一个区域,若计量装置间电气距离超过设定值,则选取与电气距离设定值最为接近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点进行区域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包括:频率偏差、区域交换功率偏差、区域所处馈线的变电站母线交换功率偏差、区域内节点电压偏差、区域所处馈线节点电压偏差、区域内储能装置SOC偏差、微型燃气轮机出力与效率极值功率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根据目标值,进行偏差追踪,协调区域内分布式电源有功与无功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区域控制单元获取区域内分布式电源、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进行时标统计;
对区域内波动导致的偏差直接通过偏差跟踪进行调节,数个区域受相同类型波动或受同一波动影响时,以及单个区域发生无法承担的波动时,将区域进行合并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根据目标值,进行偏差追踪,协调区域内分布式电源有功与无功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区域控制单元进行偏差跟踪时,有功调节设备根据剩余调节裕度进行调节量分配;
无功调节设备根据预先设置的优先级设定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根据目标值,进行偏差追踪,协调区域内分布式电源有功与无功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区域无法承担波动偏差时,区域控制单元需要对主站进行上报,便于主站对偏差进行分析并调整区域目标值的设定。
6.一种协调的配电网协同交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单元,与所述区域控制单元相连接的主站,与所述主站相连接的主动配电网,以及,与主动配电网相连接的计量装置;
根据区域划分原则将接入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划分为若干区域;
区域控制单元,用于与主站通信,监测区域内分布式电源状态;
根据主站下发区域控制目标值进行偏差跟踪;
对区域内就地控制单元下发控制指令,协调区域内分布式电源有功与无功的参数;
所述区域划分原则具体为:
馈线上计量装置采集点之间或计量装置至线路末端之间所有分布式电源组成一个区域,若计量装置间电气距离超过设定值,则选取与电气距离设定值最为接近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点进行区域划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的参数中控制时延参数的设定,确保目标偏差值由反应速度快、爬坡率大的分布式电源进行修正,根据系数比例进行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配电网的物理网架变换后进行参数更新或组合,根据配电网网架结构多变的特点,联络开关状态改变后,区域控制目标值自动更新,相应馈线上的区域进行重新划分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可与相邻区域进行扩展,扩展后由上游区域控制单元作为主控制单元,其他区域信息通过原有控制单元与主控制单元进行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45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