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InDel标记鉴定柑橘柚杂交子代的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2378.7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柴利军;曹宗洪;梁梅;邓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indel 标记 鉴定 柑橘 杂交 子代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利用InDel标记鉴定柑橘柚类植物杂交子代的试剂盒,包括17个引物对中的一个或多个引物对;还涉及利用InDel标记鉴定柑橘柚类植物杂交子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待鉴定的柑橘柚类植物子代的基因组,以及预期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使用引物对分别扩增待鉴定的柑橘柚类植物子代的基因组以及预期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中相应的InDel标记,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根据电泳带型判定待鉴定的柑橘柚类植物交子代是否是预期父本和母本杂交而得的杂交子代。本发明的试剂盒和方法可以简便快捷地运用于相关柚品种的科研或杂交育种实践中,同时为其他柚类品种的育种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并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柑橘种植和育种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利用InDel标记鉴定柑橘柚类植物杂交子代的试剂盒及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是世界上第一大类水果,产业经济价值巨大,柑橘柚类(Citrus grandis)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柚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以沙田柚、琯溪蜜柚、坪山蜜柚、垫江白柚等我国传统优良柚品种为主,种植面积较大。随着柚类产业的迅速发展,在科研和产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的柚类品种、技术配套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品种多杂乱,生产结构与熟期结构不合理。
杂交育种是种质创新的主要手段,利用已有的优良柚类品种创制更符合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品种极为重要,杂交群体子代的鉴定工作是杂交育种的基础。现有的柚类杂种鉴定技术主要包括形态型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
形态学标记主要为树体特性,如叶型、果实外观、树势等以及结合一些生理特性。可利用的形态标记较少,易受环境影响,并且柚类杂种幼苗的形态学特征十分相似,因此在早期无法进行准确鉴定。
随着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与成熟,为作物的杂种真实性的早期鉴定提供了更加准确而高效的方法。现有的分子标记技术包括RAPD、AFLP、SS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建立在PCR基础上对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分子技术,其扩增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缺陷严重;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AFLP)常用于鉴定种系DNA指纹、果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等,但易存在假阳性片段,降低鉴定准确性;简单重复序列(SSR)是目前运用相对较多的分子标记技术,其标记分布在整个基因组中、多态性高,但其标记带型需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区分,操作过程繁琐,并且会涉及一些毒性大的试剂,因此不适合安全高效的进行鉴定工作。
上述技术方法都在一些方面的缺陷而限制了在于杂种鉴定工作中的运用,因此,现阶段需要一种能准确、经济、高效的杂种鉴定方法以期提高科研或育种过程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利用InDel标记鉴定柑橘柚类植物杂交子代的试剂盒,包括17个引物对中的一个或多个引物对,所述17个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2、SEQ ID NO:3和4、SEQ ID NO:5和6、SEQ ID NO:7和8、SEQ ID NO:9和10、SEQ ID NO:11和12、SEQ ID NO:13和14、SEQ ID NO:15和16、SEQ ID NO:17和18、SEQ ID NO:19和20、SEQ IDNO:21和22、SEQ ID NO:23和24、SEQ ID NO:25和26、SEQ ID NO:27和28、SEQ ID NO:29和30、SEQ ID NO:31和32、SEQ ID NO:33和34所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用PCR的其他试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InDel标记鉴定柑橘柚类植物杂交子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待鉴定的柑橘柚类植物子代的基因组DNA,以及预期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