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2110.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吕冬冬;张云程;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绝缘 快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快速检测电路,所述的快速检测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第一继电开关、第二继电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激励电源,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开关的一端,动力电池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开关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的一端均电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均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均电连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激励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激励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步骤2、电动汽车启动上电时,在第一继电开关和第二继电开关闭合之前,检测车身上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当第一电容完全放电后,闭合第一开关,并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电阻值为R1x的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并计算通过第一电阻的电流值为I1;
步骤3、通过施加电压为Uax的激励电源和检测到的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计算出第四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为Uriso1;
步骤4、当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不小于设定电压值时,通过步骤2中得到的第一电阻的电流值和步骤3中得到的第四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计算出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四电阻相并联的第一并联电阻,第一并联电阻值为Rparallel;
步骤5、当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小于设定电压值后,闭合第二开关,并重新检测此时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1’,计算得出此时通过第一电阻的电流值I1’和第四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riso1’;
步骤6、通过步骤5中得出的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值I1’、第四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riso1’和第二电阻的电阻值R2x计算得出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相并联后的第二并联电阻,第二并联电阻值为Rparallel’;
步骤7、当步骤4中的第一并联电阻值或步骤6中的第二并联电阻值超过设定电阻值时,断开第一开关,此时电动车内的控制系统允许第一继电开关和第二继电开关闭合;当步骤4中的第一并联电阻值或步骤6中的第二并联电阻值未超过设定电阻值时,此时电动车内的控制系统不允许第一继电开关和第二继电开关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激励电源的电压为12V,步骤5中的设定电压值为0.5伏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过所述的第一电阻的电流值I1的计算公式为:I1=U1/R1x。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四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riso1的计算公式为:Uriso1=Uax-U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四电阻相并联的并联电阻值Rparallel的计算公式为:Rparallel=Uriso1/I1=(Uax-U1)*R1x/U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通过第一电阻的电流值I1’的计算公式为:I1’=U1’/R1x;
第四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riso1’的计算公式为:Uriso1’=Uax-U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的并联电阻值Rparallel’的计算公式为:
Rparallel’=R1x*R2x*(Ua-U1’)/(R2x*U1’-R1x*Uax+R1x*U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电阻的电阻值为1K欧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绝缘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的设定电阻值为30K欧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1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多组输出线圈自动静态测试台及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抗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