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0309.2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映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东宁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M1/00;C12M1/04;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任默闻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无性繁殖 发酵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方法,在一舱体内加入包含有硅砂、培养基、糖类及微生物的混合液体,并对所述舱体内的混合液体隔水加热,同时进行调速搅拌所述混合液体,利用搅拌使硅砂与硅砂间的剪切力解除微生物菌落,使微生物回到对数生长期,无须再经孢子期,再将舱体底部的混合液体引流而出,洄流后与高压空气引入舱体内,使之形成水雾并将氧融入,形成高氧小分子水,提升高氧环境,而有利于进行有氧呼吸的微生物快速增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方法,其中,硅砂、培养基及糖类间的重量比为1:3~5:3~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基为黄豆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方法,其中,所述糖类为蔗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方法,其中,所述舱体内的混合液体隔水加热至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方法,其中,所述调速搅拌的速度为300rpm。
7.一种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装置,包含有:舱体、调速马达、搅拌机构、高压空气暨水液洄流机构、加热单元、抽水马达;其中:
所述舱体的下段周壁环设有间隙隔层,在所述间隙隔层的上端与底端分别设有入水口与出水口,自所述入水口注入水至所述间隙隔层内,由所述出水口将所述间隙隔层内的水排出;所述舱体顶端面设有可调整所述舱体内舱压的通气阀,在所述舱体上设入料孔、上出料口、下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供原料经此处投入,所述上出料口供熟成的发酵液收集,所述下出料口供硅砂、培养基、微生物取出;
所述调速马达设在舱体外侧,并具有动力输出端;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传动轴及叶片,所述传动轴衔接所述调速马达的动力输出端,多组叶片采取不同高度组设在所述传动轴上;
所述高压空气暨水液洄流机构包括一文氏管与一洄流管,所述文氏管为二进一出的三叉歧管,其第一输入端输入高压空气,第二输入端为衔接所述洄流管的出口端,所述文氏管的输出端衔接所述舱体的上端,所述洄流管的入口端衔接所述舱体的下端,所述舱体内的混合液体能自所述洄流管通过所述文氏管再度进入所述舱体内;
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间隙隔层对应设置,对所述间隙隔层中的水液加热;
所述抽水马达具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衔接所述间隙隔层的低处,所述出水端衔接于所述间隙隔层的高处,所述抽水马达启动,将所述间隙隔层内的水由所述进水端抽出,再自所述出水端引入所述间隙隔层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轴上组设位置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叶片的半径最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装置,其中,所述洄流管入口端衔接所述舱体的下端,其设置位置相对高于最下方的所述叶片的组设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无性繁殖发酵装置,其中,所述洄流管入口端衔接所述舱体的下端,其设置位置相对高于最下方的所述叶片的组设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东宁,未经孔东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03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脱硫作用的规整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