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蒲公英功能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40145.3 申请日: 2018-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9275760A 公开(公告)日: 2019-01-29
发明(设计)人: 马井喜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A23L5/20
代理公司: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代理人: 段宇
地址: 130012 ***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蒲公英 熏蒸 杀青 做形 回潮 冷冻 功能茶 灭酶 制备 茶叶 醋酸水溶液 微波杀青机 密闭保温 无氧条件 抽真空 箱子 冰箱 取出 保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蒲公英功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灭酶、熏蒸、杀青、冷冻、回潮、做形;所述灭酶过程为将未花或初花的蒲公英嫩苗在无氧条件下,温度80‑100℃,时间1‑5分钟;所述熏蒸是在密闭保温箱子内,通过醋酸水溶液熏蒸,保证蒲公英的水分含量保持在40‑60%;所述杀青是将熏蒸之后的蒲公英,使用微波杀青机在抽真空的条件下温度为70‑80℃进行快速杀青0.5‑2小时,杀青之后的蒲公英的水分含量为5‑15%;所述冷冻为在冰箱中保持0℃放置2‑4小时后取出;所述回潮为将冷冻过后的蒲公英茶叶在空气中放置1‑2小时;在经过回潮后再进行做形,做形的锅温为100‑120℃,做形完之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1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蒲公英功能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黄花地丁,因该植物叶根生,匍匐地表,金黄色头状花序单一顶生,花后被伞状白色冠毛,故得名。该植物广泛分布于山坡、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其全株各部位均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含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丰富的Vc、Vd、胡萝卜素等。《唐本草》记载:“味甘、平、无毒”。《本草纲目》记载:地丁、江之南北颇多,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乌须发、壮筋骨。我国农村民间常以嫩苗煎水代凉茶饮用,清热解毒,也作野菜食用。蒲公英味甘苦,性平微寒,清热解毒,利尿,抗感染,治感冒、咽炎,又可解食毒,同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目前,蒲公英产品开发仅限于片剂、糖浆剂、针剂等医药产品,医用时,人们有心理负担,而蒲公英饮料类产品市场上尚没有。蒲公英略苦,土腥味较浓,没有嗜好风味。本发明是以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同时也包括碱地蒲公英、异苞蒲公英、热河蒲公英、西藏蒲公英等同属等效植物]为原料之一,依据我国传统药食同源理论,采用药物炮制技术及现代饮料加工技术,按一定生产工艺、一定成份配制而成。具有特殊风味且口感好的功能型蒲公英饮料为饮料产品发展新的品种,适应人们生活习惯,在饮用的享受和乐趣中,而达到营养保健和医疗之目的。

传统的制绿茶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蒲公英茶的制作,传统的制茶方法会损失很多有效成分,并且破坏其中活性成分,并且口感差,不适合长久饮用,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蒲公英功能茶的制备方法,提高蒲公英功能茶的口感,降低副作用,和保存有效成分。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蒲公英功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灭酶、熏蒸、杀青、冷冻、回潮、做形;所述灭酶过程为将未花或初花的蒲公英嫩苗在无氧条件下,温度80-100℃,时间1-5分钟;所述熏蒸是在密闭保温箱子内,通过醋酸水溶液熏蒸,保证蒲公英的水分含量保持在40-60%;所述杀青是将熏蒸之后的蒲公英,使用微波杀青机在抽真空的条件下温度为70-80℃进行快速杀青0.5-2小时,杀青之后的蒲公英的水分含量为5-15%;所述冷冻为在冰箱中保持0℃放置2-4小时后取出;所述回潮为将冷冻过后的蒲公英茶叶在空气中放置1-2小时;在经过回潮后再进行做形,做形的锅温为60-80℃,做形完之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10%以下。

进一步地,熏蒸过程中用醋酸水溶液的浓度为3-6mol/L,加热至60-80℃,密闭保温箱子中按每立方的体积加入200-500ml的醋酸水溶液和1-3公斤的蒲公英。

进一步地,做形完之后茶叶的水分含量为5%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杀青是将熏蒸之后的蒲公英,使用微波杀青机在抽真空的条件下温度为75℃进行快速杀青1小时,杀青之后的蒲公英的水分含量为10%。

进一步地,所述回潮为将冷冻过后的蒲公英茶叶在空气中放置1-2小时后,保证水分为15-20%,空气可以为增加湿度后的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冷冻在冰箱中进行,冰箱中环境保持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大学,未经长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0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