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绝缘嵌入紧压线芯的汽车电线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8961.0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召召;包杨;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芯 穿入 汽车电线 分线板 嵌入 紧压线芯 旋转模 穿过 绝缘 汇合 绝缘层 单丝绞合 紧压成型 紧压模具 生产技术 旋转成型 影响产品 分线 聚合 挤出 生产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绝缘嵌入紧压线芯的汽车电线的生产方法,属于线芯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电线的线芯在单丝绞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间隙,导致挤出过程就很容易造成绝缘层嵌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给制造加工带来了诸多不便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7根线芯穿过分线板,每一根线芯穿过分线板上对应的一个孔进行分线;步骤2:将步骤1中穿入到分线板的线芯穿入到汇合模内进行聚合;步骤3:将步骤2中穿入到汇合模的线芯穿过旋转模进行旋转成型;步骤4:将步骤3中的经过旋转模旋转呈形后的线芯穿入到紧压模具内进行紧压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绝缘嵌入紧压线芯的汽车电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在普遍使用的汽车绝缘层材料一般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氟塑料,而加工方式称为称挤出成型或挤塑,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通过挤出机头连续排出附着在绞线导体上的加工过程。基于其生产的过程原理,在这一过程中,挤出机头里会产生极大的压力,物料在挤塑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压力作用,嵌入进绞线导体中,从而造成绝缘层嵌入的结果。因为始终是一个压力挤出的过程,所以无论是改变设备构造,还是模具结构,都不能从根本杜绝绝缘嵌入的现象。
而对于绞线导体,其加工方式被称为绞合,即将若干相同直径或者不同直径的单线,按照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绞合线芯。而上述改善的汽车电线为7根相同直径的绞合导体制造而成,基于其生产的过程原理,单丝绞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间隙,一旦导体绞合效果不良好,导体不够圆整,挤出过程就很容易造成绝缘层嵌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给制造加工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电线的线芯在单丝绞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间隙,导致挤出过程就很容易造成绝缘层嵌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给制造加工带来了诸多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绝缘嵌入紧压线芯的汽车电线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绝缘嵌入紧压线芯的汽车电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7根线芯穿过分线板,每一根线芯穿过分线板上对应的一个孔进行分线;
步骤2:将步骤1中穿入到分线板的线芯穿入到汇合模内进行聚合;
步骤3:将步骤2中穿入到汇合模的线芯穿过旋转模进行旋转成型;
步骤4:将步骤3中的经过旋转模旋转呈形后的线芯穿入到紧压模具内进行紧压成型。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导体的绞合节距为:13~18mm。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导体的单丝直径:0.245~0.252mm。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导体的同心度:≥60%。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的导体在20℃电线最大电阻值:≤52.0Ω。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将线芯穿过分线板时,线芯呈圆形穿过分线板。
优选的,所述步棸2中的分线板距离汇合模30-40cm,汇合模采用0.76mm。
优选的,所述步棸3中的汇合模距离旋转模18-22cm,旋转模使用0.8mm。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紧压模选用0.7876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8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