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窗帘用非织造基布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8951.7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武平;宋建勇;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百合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541 | 分类号: | D04H1/54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织造基布 涤纶短纤 改性涤纶 新型窗帘 窗帘布 短纤 蜂巢 质量百分比 不易变形 后续加工 劳动效率 再生纤维 制备工艺 质量配比 组分混合 短纤维 再回收 成网 打褶 固化 热轧 制作 印染 报废 纤维 梳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窗帘用非织造基布及其制作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分混合制成:1.56D涤纶短纤70‑80%,2D改性涤纶短纤20‑30%;1.56D涤纶短纤的使用温度在180°‑230°之间,2D改性涤纶短纤的使用温度在110°‑130°之间,本发明将按照质量配比的两种短纤维经过混合、梳理和加固工艺形成窗帘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热轧制备工艺,使得纤维直接成网固化,能够形成窗帘布需要的刚度和厚度,能够满足印染、打褶、蜂巢等后续加工工艺,同时,缩短了加工工艺,提高劳动效率;本发明能够提供特定的刚度,不易变形;采用可再生纤维,成品后期报废处理时可再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帘用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后续加工工艺,提供特定刚度,不易变形的新型窗帘用非织造基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遮阳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供高质量室内光环境,且节约室内能源,美化室内外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外装饰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建筑遮阳材料日新月异。传统遮阳材料的劣势:传统的窗帘布材料单一,主要是有纺材料,手感柔软,无支撑骨干,无法满足现在流行的折叠帘、百叶帘、蜂巢帘等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窗帘布材料单一,无法满足现在流行的折叠帘、百叶帘、蜂巢帘等加工工艺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后续加工工艺,提供特定刚度,不易变形的新型窗帘用非织造基布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窗帘用非织造基布,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分混合制成:1.56D涤纶短纤70-80%,2D改性涤纶短纤20-30%;1.56D涤纶短纤的使用温度在180°-230°之间,2D改性涤纶短纤的使用温度在110°-130°之间。
本发明通过两种纤维的配比,以1.56D涤纶短纤为主,起到耐温的作用,并且1.56D细度的纤维,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定的厚度,提高产品的遮光性;2D改性涤纶短纤起到粘结的作用,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的硬度,便于折叠等处理。
作为优选,1.56D涤纶短纤的长度包括32mm、48mm、51mm、64mm和76mm;2D改性涤纶短纤的长度包括32mm、48mm、51mm、64mm和76mm。
一种新型窗帘用非织造基布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环境控制:生产车间湿度控制在40%以上;
(3-2)原料准备:将原料提前开包放置于开松机前10-15h;
(3-3)开松混合:满足质量配比的纤维经过机械开松混合后形成混合均匀的纤维,然后通过气压输送混合均匀的纤维至高棉箱中;
(3-4)梳理成网:混合后的纤维均匀的堆放在高棉箱中,根据压力分配固定克重到梳理机上,高速运转的梳理机对纤维进行进一步的开松、梳理和剥取,梳理成单根纤维,然后,通过调整梳理机的运转速度比,对纤维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分配,形成均匀克重的网面;
(3-5)热轧粘合:形成网面的纤维经过热轧辊,使纤维表面熔融并相互联结,而形成布状材料;
(3-6)卷绕成品:使用自动收卷设备,使得布状材料均匀成卷;
(3-7)卷尾检测:测试成卷布状材料的克重、厚度和刚度,保留符合标准的成卷布状材料,修正不符合标准的成卷布状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热轧辊的温度控制在180-230°之间;温度对布面的尺寸稳定性有影响,温度太低,无法固结纤网;温度太高,纤维变化过大,固化后的布面尺寸变化较大;本发明将热轧辊的温度控制在180-230°之间,能够形成一定刚度的布面,便于后续打褶、蜂巢加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百合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百合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8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品
- 下一篇:用于混纤溶液制造无纺布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