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铵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2023.X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权;孙霞林;马长庆;丁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32 | 分类号: | C07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铵膦 种草 铵膦 制备 甲基亚磷酸二酯 操作安全性 关键中间体 三甲基硅氰 氨水溶液 起始原料 亲核能力 三甲基硅 氨基氰 丙烯醛 传统的 氯化铵 氰化钠 产率 合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铵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对甲基亚磷酸二酯作为起始原料,首先和丙烯醛发生Michael反应,产物无需处理,然后与三甲基硅氰和氯化铵的氨水溶液发生Strecker反应,得到草铵膦关键中间体草铵膦氨基氰。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合成方法,使用三甲基硅磷代替氰化钠,毒性大大较小,增加了操作安全性,同时亲核能力较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具有较高的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具体涉及一种草铵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铵膦是由赫斯特公司80年代开发成功(后归属于拜耳公司),属于次磷酸类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非传导类灭生性除草剂,在土壤中易于降解,对作物安全,不易漂移,除草谱广,活性高,用量少,对环境压力小,是世界大吨位农药品种。特别是目前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近年来呈愈演愈烈之势,耐受除草剂使用大幅增加。草铵膦是一个优秀的灭生性除草剂,非常适合做抗性基因,目前草铵膦己成为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耐受除草剂,因此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草铵膦氨基氰是合成草铵膦的关键中间体,目前已报道的关于该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是甲基亚磷酸酯与丙烯醛进行加成反应,然后与氰化钠及氨/氯化铵反应得到草铵膦的中间体草铵膦氨基氰,在该过程中会用到氰化钠,氰化钠具有剧毒,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毒性较小能够替代氰化钠的试剂,同时能够提高反应产率。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择三甲基硅氰代替氰化钠。
一种草铵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1)以甲基亚磷酸二酯(1)为起始原料,与丙烯醛(2)发生反应,得到化合物(3),反应式如下:
;
2)然后再将得到的化合物(3)与三甲基硅氰(4)和氯化铵的氨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5),反应式:
。
步骤(1)中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甲基亚磷酸二酯与丙烯醛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其中选用的醇类试剂为甲醇或乙醇。
步骤(1)中丙烯醛与甲基亚磷酸二酯反应温度为室温20~30℃,反应时间为2个小时。
步骤(1)中,甲基亚磷酸二酯与丙烯醛物质的量之比优选为1:1.2,其中选用的醇类试剂为甲醇或乙醇,滴加温度优选为25℃,反应时间为2个小时,需要在无氧惰性气体的条件下进行。
步骤(2)中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化合物3与三甲基硅氰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3个小时。
步骤(2)中,化合物3与三甲基硅氰物质的量之比优选为1:1.1,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3个小时。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该方法将制备草铵膦关键中间体时会使用到的氰化钠替代为三甲基硅氰,三甲基硅氰的毒性远远小于氰化钠,减少了操作的风险性,同样作为亲核试剂,三甲基硅氰的亲核能力更强,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提高了反应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下面给出一系列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完全是例证性的,它们仅用来对本发明具体描述,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2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