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速绿茶醇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9567.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石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黔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319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 绿茶 醇化 方法 | ||
一种加速绿茶醇化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新鲜茶叶经摊晾,高温杀青,揉捻后,干燥备用;2)将上述处理好的茶叶打包放置在温度为‑20℃,气压为10‑15 Pa冷冻干燥机中干燥至茶叶含水量至10%一下;3)将上述处理好取出,放置在温度为50‑55℃,湿度100%的醇化室内醇化4‑8 h;4)醇化结束后,得到成品,将成品避光低温保存。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能有效提高茶叶品质,将原来的醇化时间至少缩短20左右,亦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绿茶醇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与可可、咖啡相比,具有独特的生理调剂作用。中国是世界茶叶大国,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自从“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算起,迄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后传入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已有30亿人饮茶,为越来越多的世人青睐。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有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及乌龙茶六大茶类,每个茶类又分百十种品种花色,还有再加工的花茶、砖茶以及深加工的各类速溶茶、液体灌装茶等,大大丰富了人们饮茶的口味。茶作为中国乃至国际上历史最悠久、饮用最普遍的无酒精饮料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可可、咖啡、茶中的保健饮料之一。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色素、氨基酸、生物碱、芳香物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生物活性成分有益于人体健康。而茶叶中这些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开发有赖于对茶叶认识的加深。
茶叶贮藏运销过程中,受外界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内含品质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出各种不同于新茶的色、香、味的物质。这是由于与色、香、味等感官品质相应的化学成分如多酚类物质、氨基酸、脂类、色素、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质性质大多不稳定,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自动氧化使茶叶品质发生变化。
近年来,人们对绿茶的贮藏保鲜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总结得出茶叶在低温干燥避光条件下保存不易发生品质变化。然而,传统的出口茶生产,则要求新生产出的茶叶内含物质经一定的变化后才能使茶叶品质达到进口国的要求,如何加速茶叶存放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一定条件下茶叶品质成分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目前为止都不十分清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加速绿茶醇化的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茶叶品质,大大缩短传统醇化方法的时间。
所述的一种加速绿茶醇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新鲜茶叶经摊晾,高温杀青,揉捻后,干燥备用;
(2)将上述处理好的茶叶打包放置在温度为-20℃,气压为10-15 Pa冷冻干燥机中干燥至茶叶含水量至10%以下;
(3)将上述处理好取出,放置在温度为50-55℃,湿度100%的醇化室内醇化4-8 h;
(4)醇化结束后,得到成品,将成品避光低温保存。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将摊晾厚度为4-6 cm,杀青采用蒸汽高温杀青,揉捻采用揉捻机,转速为30转/分,干燥温度30-45℃。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打包袋子为PE袋,冷冻干燥机型号为LGJ-15D,冷冻时间为15-20min,所述含水量参照仪器样品含水量显示值。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醇化室安装有空调,可调节温湿度。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4)中低温保存条件为-4~4℃。
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能有效提高茶叶品质,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黔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黔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9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两端连接法兰盘的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片晶圆半自动切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