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出土面食文物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2168.3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展云;刘柳;杨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 52001 | 代理人: | 符津铭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食 文物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蛋白数据库 发酵微生物 固相萃取柱 串联质谱 离心处理 原料植物 缓冲液 前处理 上清液 脱盐 成功率 推断 检索 蛋白 残留 检测 制作 分析 | ||
1.一种用于出土面食文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样品前处理,所述前处理方法为:提取并分离后的含古代面食标志物的凝胶样品依次经过脱色-脱水-保温-再脱水-酶解-干燥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处理后的样品用固相萃取柱脱盐、真空干燥后,溶于缓冲液A;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洗脱液为缓冲液B;所述缓冲液A为2%乙腈,0.1%甲酸;所述的缓冲液B为98%乙腈,0.1%甲酸;
步骤三:依次经过电喷雾和串联质谱分析;
步骤四:采用MASCOT软件在以种子植物和真菌为种类限制的Uniprot蛋白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土面食文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脱色方法为:将含有出土面食文物样品提取物的凝胶的着色区域切成多个约1mm2的小块,分别用25mM的碳酸氢铵和50%的乙腈脱色2次,每次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土面食文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条件为:用自动进样器加入高效液相色谱的自制2cm C18柱及10cm C18柱中;样品加入的速率是15μL/min持续4min,洗脱速率为400nL/min持续91min,洗脱液浓度从2%线性增加到35%,然后在5min内线性增加到80%后持续8min,最终回到2%持续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土面食文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串联质谱分析条件:质谱分辨率为60,000;串联质谱分析采用碰撞诱导解离模式,标准碰撞能量为35%,离子碎片用线性离子阱检测;10个丰度最高的离子计数在5000以上的母离子进入二级质谱分析;电喷雾电压为1.5kV;采用自动增益控制来防止离子阱过满,在离子阱中累积1×104个离子来产生二级质谱;质荷比范围是350-2,000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土面食文物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检索分析的检索参数为:胰蛋白酶模式,允许误切数2,脲甲基化是固定修饰,脱氨基化、氧化为可选修饰,母离子允许误差20ppm,碎片离子允许误差0.1Da;质量控制方法为MASCOT e-value小于0.05;至少鉴定出一条特异性肽段时可以实现蛋白鉴定;所有鉴定出的肽段都用BLAST在无冗余NCBI蛋白数据库中重新搜索,以确定序列的特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21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