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布线方法、电路布线系统以及集成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7204.7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㨗允;蔡青霖;蔡昆宏;王仁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528 | 分类号: | H01L23/528;H01L27/02;G11C5/02;G11C5/14;G11C11/413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夏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布线 方法 系统 以及 集成电路 | ||
1.一种电路布线方法,包含:
通过处理器分析关联于集成电路的布局数据,以检测所述集成电路中的电源线布线区与对应于所述电源线布线区的一对电源输入焊盘;
通过所述处理器划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为第一分区以及第二分区,其中所述第一分区较所述第二分区邻近于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
通过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分区中布建耦接至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的多条带状电源线;以及
通过搜索处理器在所述第二分区中布建耦接至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的多条网状电源线,其中所述多条网状电源线之间设置有多个去耦合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线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划分为所述第一分区以及所述第二分区包含:
在所述电源线布线区中搜寻耦接至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的至少一耗能组件;
判断所述至少一耗能组件中每一者与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之间的距离;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耗能组件中选择所述距离最大者为目标组件,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中自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至所述目标组件之前的第一区域指定为所述第一分区,并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中的剩余区域指定为所述第二分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布线方法,其中所述耗能组件包含静态随机存取内存。
4.一种电路布线系统,包含:
内存,用以存储多个计算机程序码;以及
处理器,用以执行所述内存中的所述多个计算机程序码,以及:
分析关联于集成电路的布局数据,以检测所述集成电路中的电源线布线区与对应于所述电源线布线区的一对电源输入焊盘;
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划分为第一分区以及第二分区,其中所述第一分区较所述第二分区邻近于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
在所述第一分区中布建连接至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的多条带状电源线;以及
在所述第二分区中布建连接至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的多条网状电源线,其中所述多条网状电源线之间设置有多个去耦合电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布线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划分为所述第一分区以及所述第二分区包含:
在所述电源线布线区中搜寻耦接至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的至少一耗能组件;
判断所述至少一耗能组件中每一者与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之间的距离;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耗能组件中选择所述距离最大者为目标组件,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中自所述一对电源输入焊盘至所述目标组件之前的第一区域指定为所述第一分区,并将所述电源线布线区中的剩余区域指定为所述第二分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布线系统,其中所述耗能组件包含静态随机存取内存。
7.一种集成电路,包含:
耗能组件,设置于电源线布线区的第一分区;
多条网状电源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区,并耦接至所述耗能组件;多条带状电源线,设置于所述电源线布线区的第二分区,并耦接至至少一对电源输入焊盘与所述多条网状电源线;以及
至少一去耦合电容,
其中所述耗能组件经由所述多条网状电源线以及所述多条带状电源线耦接至所述至少一对电源输入焊盘,
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电源输入焊盘包含电压输入焊盘以及接地焊盘,且
所述多条网状电源线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源线与至少一第二电源线,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线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入焊盘,所述至少一第二电源线耦接至所述接地焊盘,
其中所述至少一去耦合电容耦接于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源线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电源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2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