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7075.1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陈其源;陈俊;任家宽;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44;C22C38/12;C22C38/40;C21D8/02;C21D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刘晓岚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影响 韧性 lng 储罐用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3~0.07%,Si:0.02~0.10%,Mn:0.41~1.12%,Ni:5.05~6.77%,P≤0.006%,S≤0.004%,此外还含有Cr≤0.87%、Mo≤0.34%中的一种或两种(不全为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为:熔炼,浇铸成铸锭;将铸锭加热,保温后进行两阶段控制轧制;轧后采用超快冷技术,得到在线淬火态钢板;将在线淬火态钢板加热,保温后淬火,得到亚温淬火态钢板;将亚温淬火态钢板加热回火,出炉后水冷或空冷至室温,得到LNG储罐用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领域,具体涉及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量的激增,过度依赖煤炭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大规模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2001-2015年,我国天然气年增长15.9%;至2020年,表观消费量将达4100亿m3,其中需进口1400亿m3。基于此,我国计划建设超过200个特大型LNG储罐、约60艘海上运输船,LNG(液化天然气)储运设施的总投资近万亿人民币,其中储运设施关键材料镍系低温钢的用量将高达60万吨。
目前,我国已实现LNG储罐用9%Ni钢的规模化生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9%Ni钢含有较多的Ni,极易被磁化,易产生磁偏吹现象,直接影响到焊接接头的质量。同时,Ni的价格较为昂贵,且我国属于“贫镍”国家,Ni金属对外依存度超过60%,每年都需要进口数量不少的Ni金属,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发低镍型LNG储罐用钢板有助于我国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采用低镍合金化设计,LNG储罐用钢板的淬透性下降,焊接热影响区韧性会较9%Ni钢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3~0.07%,Si:0.02~0.10%,Mn:0.41~1.12%,Ni:5.05~6.77%,P≤0.006%,S≤0.004%,此外还含有Cr≤0.87%、Mo≤0.34%中的一种或两种(不全为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的母材组织以回火马氏体和临界铁素体为基体,基体中分布着7.0~11.9%的逆转奥氏体。
所述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的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以马氏体为基体,基体中分布着自回火形成的渗碳体。
所述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的亚临界重加热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基体,基体中分布着块状M-A组元和渗碳体。
所述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厚度为12~20mm,FL处的-196℃冲击功为83~114J,FL+1mm处的-196℃冲击功为86~131J。
所述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LNG储罐用钢板的制备方法,按如下工艺步骤制得:
(1)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浇铸成厚度为130mm的铸锭;
(2)将铸锭加热至1100~1200℃,保温1~2h后进行两阶段控制轧制;
(3)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进行3~4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040~1120℃,总累积压下率为53.8~63.8%,得到厚度为47~60mm的中间坯;
(4)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4~5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790~820℃,总累积压下率为66.7~74.5%,终轧温度为750~770℃,得到厚度为12~20mm的热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